健康養身★中醫輔助療法提升癌友存活率、緩解化療不適 

中醫輔助療法提升癌友存活率 緩解化療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5歲的洪先生,4年前診斷出肝癌第二期,曾接受放射治療、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等,近日因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入院接受治療,經西醫治療後雖然已無食道出血,但一直有反胃嘔吐、腹部緊繃不適;轉至中醫門診,經診斷後給予附子理中湯合茵陳五苓散加減後,不適症狀多有改善。

50歲的陳女士,一年前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整個右手臂出現腫脹緊繃、無法上舉;轉至中醫門診,經診斷後給予散腫潰堅湯加減及針灸對側的肩髃、曲池、合谷等穴後,雖然腫脹減退幅度小,但右手臂已可自如的抬舉。

中醫有助提升乳癌及肝癌存活率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王瑜婷指出,根據2014年刊登於《Cancer》期刊及2015年投稿於《Liver International》期刊,分別有關中醫輔助治療乳癌及肝癌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中醫輔助治療有助於提升乳癌及肝癌病人的存活率。而統計亦發現,最常使用於處理乳癌病人的中藥分別為加味逍遙散、歸脾湯、香砂六君子湯、白花蛇舌草、丹參、蒲公英及半枝蓮等,具有抗腫瘤增生的作用之單方或複方。

在健保資料庫統計中,常用於治療肝癌病人的複方為小柴胡湯、茵陳五苓散、香砂六君子湯、柴胡疏肝湯及甘露消毒丹,而加味逍遙散在藥理研究顯示具有肝細胞保護作用,柴胡疏肝湯則對腫瘤壞死因子具有影響性,對於提升存活率有明顯相關。

放射線治療後可服中藥退黃疸

若化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可考慮在化療前三天,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辨證使用甘露消毒丹、玉女煎或涼膈散,亦可使用綠茶葉、絞股藍、金銀花煮成漱口水使用。而若是肝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出現黃疸,亦根據黃疸的表現及病人的體徵,選用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大柴胡湯或茵陳朮附湯等方劑化裁以退黃。

穴位按摩調控臟腑氣機及功能

除了藥物外,平時亦可做穴位按摩,透過經氣的疏通,調控臟腑氣機及功能,例如:噁心嘔吐者,平時可以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睡眠不好可按神門穴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日公布今(26)日有多達23例的境外移入,與1例本土病例。新增的1例本土病例為舊案,指揮中心研判對社區影響有限;然23例境外移入中,有11例為出國進行體育競賽的團隊,所幸在檢疫所就被攔截。另外今日無死亡病例。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新增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0歲女性隨著第二孕期體重增加,開始站立或行走時出現腰部痠痛,無法久站或久走,行走時也有骨盆歪斜,造成髖關節和膝關節的疼痛。這些症狀持續到生產後,接著面臨育兒工作,除了原本腰痛加劇,還出現手部肌腱發炎,俗稱「媽媽手」,嚴重影響生活和照顧品質,直到就醫經核心與肢體的肌力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持續近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大大改變工作、學習與人際互動的模式,同時,因為防疫的各項措施,例如隔離、社交距離、禁止群聚等,也影響了民眾的心理健康。根據《柳葉刀》期刊的研究指出:在疫情期間,患有憂鬱症及焦慮症的比例大幅增加。文獻回顧疫情 患病大為增高該研究由澳洲昆士蘭大學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