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醫輔助療法提升癌友存活率、緩解化療不適 

中醫輔助療法提升癌友存活率 緩解化療不適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35歲的洪先生,4年前診斷出肝癌第二期,曾接受放射治療、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等,近日因食道靜脈破裂出血入院接受治療,經西醫治療後雖然已無食道出血,但一直有反胃嘔吐、腹部緊繃不適;轉至中醫門診,經診斷後給予附子理中湯合茵陳五苓散加減後,不適症狀多有改善。

50歲的陳女士,一年前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在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後,整個右手臂出現腫脹緊繃、無法上舉;轉至中醫門診,經診斷後給予散腫潰堅湯加減及針灸對側的肩髃、曲池、合谷等穴後,雖然腫脹減退幅度小,但右手臂已可自如的抬舉。

中醫有助提升乳癌及肝癌存活率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王瑜婷指出,根據2014年刊登於《Cancer》期刊及2015年投稿於《Liver International》期刊,分別有關中醫輔助治療乳癌及肝癌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發現,中醫輔助治療有助於提升乳癌及肝癌病人的存活率。而統計亦發現,最常使用於處理乳癌病人的中藥分別為加味逍遙散、歸脾湯、香砂六君子湯、白花蛇舌草、丹參、蒲公英及半枝蓮等,具有抗腫瘤增生的作用之單方或複方。

在健保資料庫統計中,常用於治療肝癌病人的複方為小柴胡湯、茵陳五苓散、香砂六君子湯、柴胡疏肝湯及甘露消毒丹,而加味逍遙散在藥理研究顯示具有肝細胞保護作用,柴胡疏肝湯則對腫瘤壞死因子具有影響性,對於提升存活率有明顯相關。

放射線治療後可服中藥退黃疸

若化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口腔潰瘍,可考慮在化療前三天,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辨證使用甘露消毒丹、玉女煎或涼膈散,亦可使用綠茶葉、絞股藍、金銀花煮成漱口水使用。而若是肝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出現黃疸,亦根據黃疸的表現及病人的體徵,選用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大柴胡湯或茵陳朮附湯等方劑化裁以退黃。

穴位按摩調控臟腑氣機及功能

除了藥物外,平時亦可做穴位按摩,透過經氣的疏通,調控臟腑氣機及功能,例如:噁心嘔吐者,平時可以按壓內關穴、足三里穴;睡眠不好可按神門穴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0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來見見這名過去7年只吃生肉的德瑞克(Derek Nance),活像是《陰屍路》的人類版! 原來他開始吃生肉是因為幾年前得了一種怪病,導致他不管吃什麼都會反胃全吐出來…醫生表示他可能是一種過敏症,於是他開始尋找過敏源,但他發現光是吃素或是避免攝取穀物都沒有效果…直到他改吃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42歲的陳小姐,生活習慣極佳,但是睡覺時常打呼, 在家人建議下至睡眠門診就醫,接受胸腔檢查,赫然發現左右肺均有腫瘤,已經是肺癌第4期。 國內一項健保資料統計發現,經常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患者,罹患肺癌風險明顯較高,雙和醫院胸腔科主任李岡遠醫師指出,長舒睡眠障礙直接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榮兒童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陳信宏表示,兒童癲癇症,臨床上治療以手術與服用藥物為主。但是不少家長害怕「手術開腦」,寧願讓孩子吃藥,甚至是針灸,讓孩子維持現狀,就是要避免「開腦」所帶來的風險。 對此,陳信宏醫師說,有不少的研究已證實,「癲癇」可藉由手術來治療,而且盡早施行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癲癇症長期以來一直給民眾一種「不治之症」的印象,而其中幼兒罹患癲癇,更是造成父母恐慌與壓力。根據統計,在台灣,每一千個兒童就有10人有癲癇,究竟要如何面對、處理、治療癲癇,都是大學問。 小病童痊癒 醫師感動在心 台北1名患有癲癇的小男孩,接受癲癇治療後至今已一年,不再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