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二、三十歲就大腸癌 醫籲多蔬果少肉食

二 三十歲就大腸癌 醫籲多蔬果少肉食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腸癌發生率已連續八年蟬聯榜首,醫師更是發現,大腸癌越來越年輕化,許多二、三十歲就罹患大腸癌的案例陸續出現,不得不提醒年輕人要注意身體健康,平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食,而且也要有健康檢查的習慣,才能早期發現,及早接受治療。

年輕人多外食 助長罹患腸癌機會

大腸癌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現代人多外食,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腸胃道消化系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李百純表示,大腸癌除了家族遺傳因素之外,飲食佔了很大的原因,年輕人外食機會多,以致近年來,大腸癌有年輕化的現象。

腹脹一個月就醫 檢查發現大腸癌末期

李百純醫師指出,門診中,就分別出現二位二、三十歲的大腸癌病人,一名是二十五歲男性,罹患腸癌第二期,雖然遠親有人罹患腸癌,但是其本身也經常外食,致使危險性提升;另一位是名三十三歲女性,因為腹脹一個月就醫,檢查發現是大腸癌末期,已出現轉移及腹水。

糞便潛血檢查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對於年紀輕輕就已是大腸癌末期,李百純醫師直呼年輕人太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由於大腸癌如果是早期發現,經由手術切除,再決定是否需要化療與放療,治癒率較高,若是已出現轉移,治癒率低。所以,即使是年輕人,其實也應該要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尤其是大腸癌篩檢,可先經由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就能及早做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我曾經是一個白血病女嬰的父親,而現在我是一個接受了十次化療後,恢復中的孩子的父親,一同接受治療的15個孩子,有6個離世,3個目前病情加重,前景暗淡,堅持到現在的只有5個不到2歲的小寶寶和一個15歲的大姑娘。走出陰霾,我想把我們的經歷告訴大家,我們是如何犯下錯誤,使自己的孩子患上這恐怖的疾病,希望大...

閱讀詳情 »

    如圖每天在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目的: 這個運動,主要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

閱讀詳情 »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明星,尤其是是女明星,她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如果不美的話,就不能搶鏡頭,就不能走紅。於是,很多女明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惜一切代價整容,隆胸,展示自己的美;不惜一些代價,在公眾面前暴露自己的胸部、乳溝、底褲,或者拍攝性感的照片,以獲取別人的關注。雖然她們從不承認自己整容,可是從這...

閱讀詳情 »

  釋、道、醫三家有個共同的秘訣:要叫人不死、腸中須無屎。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佛道醫三家教人過午不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衰老、防止疾病從而保持「不死」的常用方法。     現代醫學告訴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