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一杯,排體內毒、清腸、大肚腩變平、除口臭!只要三天跟著做,就能一身輕!

 每天一杯,排體內毒 清腸 大肚腩變平 除口臭!只要三天跟著做,就能一身輕!

釋、道、醫三家有個共同的秘訣:要叫人不死、腸中須無屎。醫家自古就提倡早吃好、中吃飽、晚吃少、晚餐不吃最為好,並特別強調人要長生、腸要常清。佛道醫三家教人過午不食的目的就是要保持腸中無宿便,這是人體減緩衰老、防止疾病從而保持「不死」的常用方法。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人的腸道有8-10米長,並且千褶百皺,平均每隔3.5釐米就有一個彎折,人們即使每天都排泄,也總會有一些食物殘渣滯留在腸道的褶皺內,它們在細菌的作用下乾結、腐敗、發酵。日積月累,這些食物殘渣最終形成厚達5-7毫米,重達5-6公斤的黑色、惡臭、有毒的物質,並像「鏽」一樣牢牢地粘連在腸壁上,其堅硬程度與輪胎相似,它們慢慢侵蝕著我們的身體,人們習慣稱之為宿便。

 

 

這些宿便堆積在腸道內發酵、腐敗,並不斷產生各種毒素、毒氣,被腸粘膜吸收到血液並輸送到身體各個細胞,首先造成腸內環境惡化、腸胃功能紊亂,既而引發內分泌失調、新陳代謝紊亂,最後引發各種病症,促使人體衰老與死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腸道問題是人體萬病之源。

科學研究結果還顯示,人體的免疫系統逾50%是位於結腸。結腸一旦無法正常運作,體內的毒素就會經由其它管道,例如腎臟、皮膚及呼吸,而被排出。

 

 

清潔腸胃的妙法:陰陽水清腸方

 

一. 說明

過夜的涼開水1.5升+當時燒沸的熱開水1.5升+鹽150克,搖勻即成。

1. 為什麼要用過夜的涼開水呢?因水乃天地之靈物、生命之源泉,其天生就俱備吸收和貯存宇宙能量的能力。

2. 對於地球來說,太陽升起後為晝、為「陽」,太陽落山後為夜、為「陰」。燒開的水在涼後放一個晚上,會吸收夜間天地靈氣而恢復其「陰性」的生命活力,可以調理人體的一切「陽性」疾病。

3. 而煮沸的熱開水為「陽」水,可以調治身體一切的「陰性」疾病。

4. 此即《易經》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也。鹽則俱有潔淨、殺菌、消毒、排毒等功能。

5. 用鹽來融化堅硬之宿便、消滅腸內之細菌、淨化腹中之毒素,用「陰陽水」來調理身體之陰陽、平衡腸胃之虛火、沖洗腸內之宿便。

 

二. 服用方法

1. 早上5- 7點鐘,在一個小時內將加鹽的「陰陽水」分二至三次大口飲完。

2. 間隔期間可自然站立,以兩膝為中心使身體上下抖動。

3. 為什麼要5- 7點鐘飲用「陰陽水」?此為卯時,人體氣血行大腸經,此時大腸吸收功能最佳。

4. 為什麼要大口飲而不是小口喝?小口喝水因流速慢,水會被胃消化而成小便。大口喝水因流速快,水才會直接入腸清洗腸道、分解宿便。喝完後身體上下抖動,是為增加大腸的蠕動而盡快排便。

 

三. 開始連續三天,可基本排完宿便

1. 隔十二天再排一次,以後一個月至少排一次。

2. 因十二天是人體與宇宙陽陰交換的一個小週期,二十四至三十天則是人體與宇宙節律對應的一個完整週期。每個人的週期都不一樣、但都在24天到30天之內。

 

四. 效果

1. 會排出黑色之宿便。

2. 肚腩會變小、腰變細。

3. 臉上之各種癍、痘會逐漸消失,晦暗無華之臉會變得光彩奪目。

4. 有口臭、體臭者變好。

5. 胃口變好、不再便秘。

6. 指甲上不正常的「月牙」會恢復正常。

相關推薦

奧運期間各大媒體都陸續報導總統送的滷味不含「丁香」,因為可能含有禁藥成分「去甲烏藥鹼(Higenamine)」,但你知道嗎?選手的飲食不僅僅是如此,有太多的食物需要注意、管控,連我們每一餐都會吃到的豬肉、牛肉竟然都存在風險! 專欄目錄 奧運選手不只要注意藥品,連萊克多巴胺的豬與牛也可能造成禁賽風險...

閱讀詳情 »

近年來飲料店越開越多間,根據調查幾乎每兩人就有一人天天喝含糖飲料,尤其是上班的時候,總會想要咬點東西舒壓,到底珍珠、粉粿、椰果哪一種熱量最高,我們又該怎麼選呢?讓營養師帶你來一起來看看! 專欄目錄 常見的珍珠、粉粿、椰果是怎麼製作的呢?製作珍珠只需要澱粉加黑糖!山梔子是粉粿黃色的原因!椰果不是椰肉...

閱讀詳情 »

豆類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夏天的皮蛋豆腐、冬天吃火鍋的凍豆腐,以及酸辣湯裡的板豆腐,豆製品是台灣很重要的飲食文化,但不同的豆製品,其實營養上也有不同,豆製品的製程與營養差在哪呢?讓營養師帶你來看看! 專欄目錄 嫩豆腐、板豆腐、凍豆腐都從豆漿來製作各式豆腐,從煮出好豆漿開始!嫩豆腐濃度低、壓力小、時間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球新冠疫情因Delta變異株再度燃燒,不論美國與日本感染者多是20至30歲年輕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認為,有可能是年輕族群疫苗施打比較慢;另外,指揮中心已通過輝瑞BNT疫苗可施打12歲以上。 張上淳表示,新冠Delta變異株高傳染力大家都以經知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