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社區關懷據點解封! 「銀養共餐」邀長輩共饗美好食光

社區關懷據點解封! 「銀養共餐」邀長輩共饗美好食光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飲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忙碌的生活中,有多久沒有好好跟長輩一起吃飯了呢?適逢重陽節的到來,透過與家人或親朋好友的餐桌食光,相信可以帶給長輩更多幸福感。


因應高齡化社會 國健署深入社區推老人共餐


根據資料顯示,預估台灣將於2025年提前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達到總人口數20%以上,另有研究指出65歲以上長輩缺牙盛行率為98.6%,缺牙顆數為13.39顆,由於高齡者可能因牙口問題的吃飯困擾,進而導致營養不足的情況。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為了讓長輩有更好的營養攝取,國民健康署結合社區共餐據點、國內餐飲業者,透過輔導備餐人員,運用質地調整飲食的概念,將「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簡易檢測方式」等方式,發展更多適合長者容易咀嚼且軟硬度適中的的餐點,期許能讓長者有更好的飲食選擇,避免營養不足的狀況。


社區關懷據點隨疫情解封開放 精緻適口餐點贏長輩歡心


隨著COVID-19疫苗的接種、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努力下,疫情逐漸穩定,社區關懷據點逐漸開放,以台北市後山埤文化發展協會為例,東新91健康樂活心聚的備餐人員-蘋果花表示,兩年多的據點志工經歷,感觸深刻且受益良多,從原本只想把餐點煮得很豐盛,到現在更想要看見長輩用餐時,能夠吃得下且享受軟硬適中的餐點,以及長輩露出的滿足笑容。因此,讓她更想為長者的飲食盡一份心力。


在社區關懷據點,常運用在地食材及透過製備過程的巧思來設計餐點,例如:包種茶芙蓉豆腐,深受長輩喜愛還成為據點招牌料理。長輩之間也開心的說:「每次都很期待到據點,除了能品嚐到精緻又適口的愛心料理,還可以跟朋友談天說笑快樂用餐的感覺真好。」


線上銀髮餐盤 銀髮族料理系列影片上線


餐廳美味料理也能自己輕鬆煮!國民健康署結合餐廳與社區關懷據點的長者料理,製作一系列料理影片「線上銀髮餐盤」,人氣料理網紅–Amy老師(張美君女士)現場示範料理–哈密瓜雞丁,如何使用去骨雞肉,加入新鮮鳳梨汁醃製嫩化,再搭配哈密瓜入菜,酸酸甜甜的口感,激發長者味蕾且增加食慾,適口大小讓長者一口接一口方便食用,短短幾分鐘就能有擁有視覺與味覺雙重享受的料理。


藉由質地調整飲食的製備技巧,國民健康署希望長輩「吃得下」以外,同時透過與親人一起動手做的過程,增進彼此的情感,營造餐桌共饗的美好時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復健科醫師解析手部疼痛成因 增生療法幫助縮短恢復期
▸天氣轉涼手腳冰冷、痠麻 恐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惹的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氣溫驟降,知名演員趙舜驚傳因心腦血管疾病而病逝!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有三高、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有吸菸習慣的民眾,一定要注意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根據中央氣象局指出,近期因北極冷空氣南下,各地可能會出現攝氏13度的低溫,與之前暖天氣相差10度以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全營養之稱的馬鈴薯,不只有黃皮橢圓的品種,其實還有白皮、紫皮、紅皮及拇指大小等。美國馬鈴薯協會指出,馬鈴薯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且不同品種、口感也不同,適合不同料理方式,有的鬆軟綿密、有的清脆爽口。《Advances in Nutrition》雜誌將馬鈴薯、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適當的性生活也能當做健康警報!一位年近六十的陳女士,住在台東鄉下,喪偶多年,無性生活,卻經常慢性尿路感染,尿中有黃白色懸浮物與異味,排尿時有疼痛感。服藥兩年多,症狀無緩解,最近照了腹腔X光,發現腹部有如貢丸大的鈣化影像,疑似膀胱結石;她進一步北上就醫,結果被診斷出罹患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來自希臘的生命密碼專家藍寧仕,日前於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發表會,宣導如何將身心靈整合,讓生理、心理都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他認為,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畢氏定理,也能應用在人體,而且好好聆聽身體的內在節奏,用自然的方式強化身體免疫機能,透過生活管控,即可為健康加分。活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