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以為痔瘡血便拖3年 居家篩檢輕鬆揪腸癌

以為痔瘡血便拖3年 居家篩檢輕鬆揪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大腸直腸癌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三名;每年約有1萬多人罹患大腸癌,其中約5千多人死亡,平均每35分鐘就新增一名大腸直腸癌患者,使台灣罹患大腸癌躍升世界第一。

血便要注意 小心腸癌徵兆

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糠榮誠主任表示,民眾常誤以為血便是痔瘡所致,實際上約有一成屬直腸腫瘤出血,曾有一位開業診所醫師血便近三年,卻始終認為是痔瘡引起,也因工作忙碌只能塗抹痔瘡藥膏緩解症狀,沒想到後期排便狀況每況愈下,檢查後已確診罹患大腸癌第三期,且腫瘤直徑大至6公分,須配合輔助性化療控制病情。糠榮誠主任提醒,當發現排便有異狀時須盡快至醫院檢測,以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居家篩檢 糞便潛血試紙輕鬆測

糠榮誠主任進一步指出,糞便潛血為大腸癌早期之症狀,顏色通常較為暗紅且與糞便混和,肉眼無法目測導致不易察覺,因此呼籲民眾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早期發現並治療。由於傳統檢測方式程序複雜且須往返醫院,國內目前已引進「糞便潛血試紙」,可自行進行居家檢測,簡單兩步驟,排便後將試紙投入馬桶,待兩分鐘後顯示結果,若試紙變色則為陽性,必須儘速至醫院進行大腸鏡檢查;此外,糠主任強調糞便潛血檢測之準確度約為七成,民眾需注意自身有無其他症狀,例如排便次數與排便習慣的改變等,並配合進行定期健康檢查。

腸癌及早治療 治癒率高

糠榮誠主任說,臨床上曾收治一名患者,因誤信偏方且認為開刀會使腫瘤擴散,而不願接受治療,腫瘤快速惡化,最終不治,讓醫師感到相當惋惜。糠主任解釋,現今醫療進步快速,腹腔鏡、內視鏡手術傷口約1-4公分就能將腫瘤切除乾淨,甚至是肝轉移患者都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存活率較以往大幅提升。

腸癌年輕化 需注意飲食多蔬果少肉食

近年來大腸癌已有年輕化的趨勢,因飲食習慣改變,經常炸雞配啤酒,且生活作息不正常,門診中已出現19歲的腸癌患者,因此糠榮誠主任提醒,民眾平常飲食應多蔬果少肉食,避免抽菸、喝酒,並定期健康檢查,以免錯失治療的關鍵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08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想要擁有更強大的抵抗力、與更健康的免疫系統,那就得從頭到腳、由裡到外,身體的每一道防護,都要好好強化一番!專家提出四大關鍵,你可以這樣做。 1. 皮膚 皮膚好比防護衣,是抵禦過敏原與傳染機制的最大防護層。一個健康成人皮膚的表皮與真皮層充滿了200億個免疫T細胞 — 是血液的2倍。每當皮膚...

閱讀詳情 »

冬季最佳食補:白蘿蔔!聽說這週末寒流要來了,變天老是有小咳嗽嗎?在家煮碗蘿蔔湯,低卡又可保養氣管!一點都不難!切塊下水就有自然的蔬菜甘甜味!“冬吃蘿蔔 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蘿蔔和薑有較高的食療價值﹐它的藥膳俱佳之功 能治療多種疾病。蘿蔔味辛甘﹐性涼﹐利五臟。宣行氣、化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國民健康署於民國93年起鼓勵社區、醫療院所等,結合糖尿病人、高危險群及其家屬,成立糖尿病支持團體,經由團體運作及成員間相互支持與關懷,使得糖尿病人可以做好糖尿病的控制,至今全國約有514個糖尿病支持團體,普及層面幾乎已達1鄉鎮1團體。 「本來我很抗拒加入糖尿病支持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國泰醫院日前發起「寒冬送暖物資募集」活動,由院長林志明帶頭捐物資,短短3天內,全院同仁共募得76箱物資,包括電器、衣物、圖書、生活用品等,並將捐贈給社區延吉平宅、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聖道兒童之家,以及與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國小。受贈單位之一、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組長陳怡如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