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伏地挺身的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出處:17健身網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擁有壯碩的胸肌是許多健身朋友的目標,伏地挺身則因可隨時隨地進行、姿勢種類多樣以及成果明顯有效列為居家練胸的首選。除了在次數、組數、上下快慢進行搭配調整之外,介紹你伏地挺身另外三種變換姿勢,可以加強胸部肌群的刺激並讓這項動作更具挑戰性!


T型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1 首先從標準伏地挺身開始,挺起之後以單手撐地並將另一隻手向天花板伸直,眼睛專注看著在空中的指尖而身體則自然地轉為面對側邊。

 注意核心、腰部與大腿緊縮挺直並與雙手呈T型,再回到雙手撐地伏地挺身之後,改由另一隻手朝天循環重複。


T型伏地挺身在鍛練胸大肌群與肱三頭肌之外,更包含了上半身核心肌群的扭轉運動,如果想要更深度的訓練,還可搭配啞鈴或抬腿的動作哦!


寬手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相較於標準伏地挺身,寬手伏地挺身是一種較為困難但常見的變換姿勢,但要如何知道適合的寬度呢?


1 先採取跪姿,將雙手向兩側伸直抬起至與肩同高,接著手肘維持固定將前臂向前轉90度,以此寬度伏地挺身即可。

2 動作過程中,注意雙手垂直落地點稍低於肩膀以及手肘不要過度向外張開,才可正確刺激胸大肌與肱三頭肌並避免肩膀過度施力。

熟悉寬手伏地挺身之後,可將雙腳放置於椅子上變換為上胸訓練,或將雙手放置於兩張椅子上變換為下胸訓練,以增強上中下胸部肌群的刺激。

側面單手挺身

伏地挺身也能這樣練!三種姿勢,讓你在家練胸不枯燥!


側面單手挺身的訓練範圍與標準伏地挺身不同的地方,在於此動作將胸肌區隔為左右兩邊並專注於單邊的肌群訓練,使得胸肌有效獲得更多刺激變得厚實有力。


1 全身伸直以左邊側躺並彎曲膝蓋成90度角(肩膀至膝蓋為直線),接著將左臂繞向腰部並貼住身體。

2 將右手放置於左肩膀前方且確保手指朝上與身體平行,緊縮核心肌群保持上半身的挺直。

3 右手出力挺起上半身至完全離地(以臀部為軸心而非腰部),之後緩慢放下至左肩幾乎碰地再重複挺起的動作。完成一組動作之後,再換邊進行。


以上介紹的三種伏地挺身姿勢,皆須將身體打直以正確的姿勢進行,切勿塌腰或噘起屁股,並可自行衡量體能狀態將次數或組數增加,也可調整上下快慢(例如上5秒下2秒)搭配,強化不同胸部肌群的訓練以獲得最佳的運動成效!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17健身網 17fit.com》;歡迎按讚加入粉絲行列 www.facebook.com/17fit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原來我都跑錯了,難怪傷膝又瘦不下來!」 「想跑步,但總無法持續3個月,原來是我的方法用錯了!」 「跑步後痠痛感很難消除,原來是我不懂得緩解!」 本書教你用對方法跑步,做好運動前後該做的事,讓你輕鬆自在玩跑步!   你不必再受限坊間書籍強調的標準姿勢跑法, 本書告訴你,只要找到身體的協調性...

閱讀詳情 »

文/王至弘(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適當的跑步非常益於身心健康,在動的過程中,讓力與能量在筋骨中流暢,自然能促進健康。但是如何跑步?如何避免傷害?是需要學習的歷程,本書提供這方面完整的概念和避免運動傷害的方法及治療。   本書也特別指出,積極治療運動傷害最根本的觀念和...

閱讀詳情 »

文/葉文凌(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傷骨科主任)   跑步是簡單的運動嗎?由本書可知,需要了解及注意的事項真是不可勝數。 本書內容詳實且旁徵博引,可謂一時之選。也相信對各年齡層、各運動層級的跑者,必能有十分正面的效益。當然最終是跑者必須真的用心詳讀,且身體力行,屆時在享受跑步的...

閱讀詳情 »

文/戴宏全(宏全國際董事長、三鐵運動愛好者)   微霧晨曦偷偷地透映出窗簾,眼前的光影啟動了調適時差的身驅,我翻開了不知身在何處的絲絨被窩,矇矓地拿起行李箱裡的慢跑鞋。嗯!也許是在巴黎或德列斯登?還是阿姆斯特丹或里斯本呢?踏上街道,吸一口新鮮空氣,灌醒了昏沈的腦袋及抖動的四肢。呼&hel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