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是「進食」還是「進毒」?只要多花點心思,讓自己跟家人遠離食物殘毒的威脅!

令人擔憂的食安問題這麼多,該怎麼辦?

  • 農藥殘留──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的殘留
  • 蔬菜中的硝酸鹽──化學肥料使用過度造成殘留
  • 抗菌性物質──合成抗菌劑、抗生素的殘留
  • 女性荷爾蒙──荷爾蒙的殘留
  • 牛海綿狀腦病BSE──從患病牛隻感染
  • 食品添加物──攝取過多所造成的危害
  • 進口食品──殘留被禁止的農藥及添加物
  • 基因改造作物──過敏物質及生態環境的變化
  • 食品偽造標示──動搖的食品企業倫理
  • 環境荷爾蒙──包裝容器、環境汙染物質造成的食品汙染
  • 複合毒性──實際上雖有使用,但卻沒有任何的調查研究
  • 活性氧──可氧化細胞等,具有強大破壞力
  • 新的食安問題──反式脂肪
  • 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認定基準寬鬆的陷阱
  • 核汙染食品的問題──放射性物質的影響
  • 隨著加入TPP所產生的問題──對飲食安全的影響

 

其實只要自己多花點心思,就可遠離食安問題

現今我們的飲食生活環境中危機重重。尤其是近年來,農藥殘餘、食品添加物、核汙染、進口食材問題、偽造標示、異物混入等,幾乎每天都有接連不斷被爆出的新聞話題。而日本政府推行的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則無疑地讓食安問題雪上加霜。

因此作者在《進食還是進毒》一書開門見山介紹了一連串食安問題,除了農藥殘餘及食物添加物之外,還介紹了化學肥料、抗生素、女性荷爾蒙、環境荷爾蒙殘餘,以及狂牛症、進口食品、轉殖基因作物、活性氧等眾多威脅人體健康的危險因子,更有提到環境汙染、核能廢料汙染等對食物的影響。

隨後更介紹了如何自己排解上述食安問題的對策以及如何選擇安心食材的重要方法。而「阿嬤的飲食智慧」,則是對傳統飲食處理及料理方式的重新審視,讓讀者了解其實要自己處理食材掌握健康並非太難的事情。你是「進食」還是「進毒」?只要多花點心思,讓自己跟家人遠離食物殘毒的威脅!

你是「進食」還是「進毒」?只要多花點心思,讓自己跟家人遠離食物殘毒的威脅!

「就這一本安心進食的訣竅,統統搞定,

從此讓家人遠離食物殘毒的威脅!」

詳盡介紹如何選擇安心食材的方法,並提供如何透過後續的處理及烹煮方式讓所有入口的食物能夠更安全,讓每個人吃得更安心。是一本讓每個家庭能夠為健康飲食生活嚴格把關的重要寶典。

  • 豐富詳盡的內容,提供讀者所有重要的飲食安全知識,以簡單明瞭的字句,讓每一個想讓自己飲食更健康的讀者能夠輕鬆讀懂並學會所以方法。本書主要內容中,必要時都會在頁面下方特別以方框文字給予重要提示,像是「小提醒」、「安心料理的祕訣」及「名料理的啟示」等,讓你自我食安把關更容易!
  • 簡單明瞭的插圖,幫助讀者能夠更快地掌握其中要領與祕訣。
  • 18個檢測,讓數字會說話,也讓讀者更實在瞭解食安問題並透過數字體悟有否處理差異很大。
  • 10道阿嬤的私房食譜,讓你吸收食安新知的同時,也能自己開始動手做,享用美味真安心。

 ---本文摘自《進食還是進毒》一書,人類智庫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清明假期到來,許多人會長時間久坐或久臥,活動身體的頻率減少,無論是和家人團聚打麻將、癱在沙發上沉迷遊戲、追劇或是遠遊塞車造成的固定姿勢太久,都可能會影響到全身循環,不僅特定位置的肌筋膜疼痛容易發作,導致腰背或是肩頸痠痛,若是過度久坐,肌肉沒有適當伸屈,靜脈回流不佳,甚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撐過2月的連續寒流和陰雨天氣後,時序進入3月大地回春,對於有心血管疾病和怕冷的民眾來說是件好事,但卻是鼻過敏患者惡夢的開始!由於春季早晚氣溫變化大,鼻黏膜受到溫差影響而腫大,於是開始出現流鼻水、打噴嚏、鼻塞,甚至鼻涕倒流、喉嚨乾癢等症狀,形成每次換季必過敏的現象,讓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統計,台灣約有12%的人口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每年更有近9萬人長期洗腎,洗腎率位居世界第一。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醫師說明,慢性腎臟病多好發於65歲以上族群,洗腎人口以糖尿病患者居多,另外高危險族群還包括慢性腎炎、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臨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心律不整泛指所有心臟節律不正常的情形,包含跳動速率過快、過慢或不規則,而臨床上最常見之心律不整當屬「心房顫動」,且當年齡增長,患病比例也會隨之提升。台中榮民總醫院院長陳適安指出,台灣65歲以上年長者心房顫動發生率約3-4%;但80歲以上老人,則約每十位就有一位罹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