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你的內褲原來這麼髒?!關於女生內褲的小秘密...看完都害羞了!

內褲,是極其隱私的貼身小對象,和健康的關係密不可分。雖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換內褲,卻不了解其使用壽命的長短,常常穿爛、變形後才扔。殊不知,健康隱患就這樣產生了。
你的內褲原來這麼髒?!關於女生內褲的小秘密...看完都害羞了! 

圖片來源

 

平均一條髒內褲就帶有0.1克糞便
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究,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排泄物中的病菌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即使正確清洗、晾曬,內褲上的細菌也未必完全被殺死。

一克糞便中就含有1000萬個病毒
一克糞便中含有1000萬個病毒、100萬個細菌、1000個寄生蟲包囊和100個蟲卵。儘管有的細菌和病毒對人體有利,但大多數細菌和病毒對人是有害的。尤其是當糞便污染水源、食物、餐具和衣物之後,大多數有害微生物都會進入人體,對人造成傷害。
早在1964年英國的醫生就檢查了英格蘭牛津郡940位男子的內褲,發現這些人內褲上都有從「黃蜂顏色的」到「大量糞便」等不同等級的糞便污染情況,以致大為感嘆:竟然有這麼多的人因為餐館的桌布上有一點蕃茄醬的痕跡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而大發牢騷,可同時他們又穿著沾滿糞便的內褲坐在豪華的椅子上美美地就餐。

最好半年換一次內褲
一般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內褲,最好半年一換。如內褲出現變形、材質變乾硬、又或者污漬洗不淨的情況,就得及時更換。
換內褲時間:最長不要超過2—3天
生活中,女性一定要培養勤洗勤換內褲的好習慣,建議每天更換,特別是夏天,最長不要超過2—3天。清洗時要和外衣褲分開,盡量用肥皂手洗。洗完後,不要直接暴晒,先放在陰涼處風乾,再放在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另外,內褲最好單獨放置,用一些專門的收納袋或者裝進乾淨的塑料袋中,避免受灰塵和細菌的污染,影響女性健康。

給女性的忠告1
必須要有經期穿的專用內褲
婦科主任稱:衛生巾背後的粘膠,可以讓衛生巾牢牢地沾在內褲上,但是這個膠不會因為洗滌完全從內褲清除。一些質量較差的衛生巾,過多的粘膠,沾在內褲上,用手都能摸得出。雖然目前無法判定這種膠是不是有害的化學物質,但也無法證明是否屬於食品安全的範疇。無論是什麼物質,不能徹底清除都會直接威脅到女性的生理衛生。
儘管目前沒有確鑿的相關的調查數據顯示這種粘膠是導致近年年輕女性陰部疾病上升的原因,但是從女性健康科普的角度,可以做出這樣的提示。
不僅如此,門診十有八九的女孩就診者,在沒有經期時,使用帶粘膠的護墊,由於護墊每一次粘貼的位置會有移動,未來得及清洗的粘膠會直接接觸陰部。而這些女孩都是陰道炎和外陰炎的患者!
謹記:經期穿的內褲平時不要穿;平時要放棄使用帶粘膠的小護墊。

給女性的忠告2
患黴菌性陰道炎期間要穿一次性內褲
婦科主任醫師介紹說:80%的女性都有可能患過黴菌性陰道炎,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如果是在性生活後發作,要和性伴侶一同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看他是不是包皮上有相關的病菌。
在黴菌性陰道炎發作期間,穿過的內褲要麼扔掉,要麼拿開水煮消毒,內褲不要陰乾。建議在發作期間穿一次性內褲,可隨時丟掉。

女人內褲如何清洗保養?
1.內褲需要天天換洗
不要讓內褲過夜,否則大量細菌的滋生,會讓清洗變得很困難。
2.內褲需要手洗
一是洗衣機洗不干淨,同時可能導致病菌的傳播;二是手洗可以增加摩擦密度,利於局部清洗,這樣才能將內褲洗得更加干淨。
3.內褲用什麼來清洗
大家知道,女人的私處是一個弱酸環境,清潔用品一般都是鹼性的,所以我們要選鹼性不要太強、清潔能力比較好的清潔劑,比如肥皂,或者有殺菌消毒能力的肥皂。同時最好還要準備一個專用的清潔器皿。

什麼顏色的內褲最好?
內褲的顏色也要慎重對待。有人喜歡深色內褲,卻疏忽了顏色是通過染料染出來的,染料都是集多種化學物質於一體的大雜燴,多少含有一些毒性。至於太白的內褲,有可能因為過度漂白,也潛藏著一定隱患,增加你與過敏癥結緣的風險。

不宜穿深色內褲
因為患陰部炎、生殖系統腫瘤的女性,白帶會變的渾濁,甚至帶紅、色黃,這些都是疾病的信號。如果早期能發現這些現象而及早治療,就能得到較好的療效。如果穿深色的或圖案太花的內褲,病變的白帶不能及時被發現,就可能延緩病情。

現在明白內褲可不是一件用品,而是背負著多重功能,如保護性器官,減少大腿與外褲的摩擦,防止異味外洩等。因此,女性一定要慎重選購,將健康放在首位,其次才是舒適度以及款式等。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過往提到肺癌,多以5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為主,近年臨床診斷卻顯現肺癌有年輕化與女性化的趨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李玫萱醫師指出,30至50歲罹患肺癌的患者屢見不鮮外,更有數據顯示女性罹患肺癌的風險是男性的6倍,癌症病患性別統計也證實女性占比高於男性,而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祐祐是幼稚園中班的小男生,這次生病一開始只有流鼻水與發燒,並沒有喉嚨潰瘍或是扁桃腺化膿,眼睛雖然沒有發紅,卻有一些眼屎分泌;隔天,他的弟弟也開始有同樣症狀,一開始被當成病毒性的咽喉炎治療,但是過了3天之後,身上開始出現疹子,且嘴角以及屁股周圍開始也有些輕微脫皮,舌頭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65歲男性,因車禍造成頭部外傷,留下頭暈、頭痛等後遺症,且伴隨左眼內斜視合併複視,不但用餐夾菜常常看得到夾不到,就連走路也常容易絆倒,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台南市立醫院眼科醫師王琳煜指出,患者的60到70個稜鏡角的大角度內斜視,兩眼都無法外側轉動,確診為雙側第六對腦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大家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是說到要戒菸,很多老菸槍卻是猛搖頭,甚至會以天天都在戒菸來搪塞!殊不知,目前已有很好的戒菸藥物可以幫助戒菸,甚至有貼片和戒菸口香糖來輔助,再加上多喝水、多運動,就能輕輕鬆鬆的戒菸成功。 戒菸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動機 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胸腔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