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健康檢查能檢查健康嗎?其實我們都不算真的健康!專家這樣說...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健康檢查能檢查健康嗎?其實我們都不算真的健康!專家這樣說...

現今的醫療知識與技術十分進步,卻沒有完全反映在民眾的健康上,健保經費不斷增加,政府與人民的醫療開支愈來愈多,但看病的人數却依然是不減反增,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前三軍總醫院醫務長兼代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林承箕表示:我常開玩笑說,中央健康保險署當前都是忙在做全民「疾病」保險署在做的事,過於關注疾病卻不夠正比重視健康為先的重要性。據統計於2010年健保支出總額5077億,其中超過95%的錢都是用在診斷與治療及復健疾病上,真正用在健康上的卻不到5%。

預防醫學 就等於預防留級 不夠積極正向

林承箕理事長指出,主流西醫多只著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及復健,屬於疾病醫學,卻不夠重視健康。現在西醫則風行預防醫學,而我是不太贊成預防醫學這個名詞的。舉例來說:就好像今天學生唸書的目的只是為了混個文憑,但求預防留級。預防留級是一個消極、不夠好的學習態度,然而,醫療上的「疾病」就等於教育上的「留級」,預防醫學就等於預防留級,但我們現在的主流西醫卻都在探討這一塊,在字義上的層級是不夠的,我們真正應該是要積極促進健康。

健康檢查正常就叫健康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

林承箕理事長關注健康議題多年,於2010年在大陸健康管理雜誌創刊號寫下第一篇專欄文章,主題就是《健康檢查能檢查健康嗎? 》。林承箕理事長說明,健康檢查正常就叫健康,這是個錯誤的觀念。一般健康檢查都是以檢查疾病的儀器、判讀疾病的標準來作健檢,檢查結果沒問題,僅代表用這台診斷疾病的機器在你身上沒有看到疾病的證據而已,並不代表你是真正健康的。例如:身上長了個0.5公分的腫瘤,如果今天使用64切的電腦斷層來作健康檢查,要0.8公分以上的腫瘤才能被檢查的出來,這時就算事實上已長了個0.5公分的腫瘤,檢查出來的結果仍然顯示正常,這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是健康的。

健康是要身心靈與周遭環境 達到和諧與平衡

林承箕理事長表示,一個人的身心靈與周遭環境達到和諧與平衡的狀態,這才叫真健康,我們現在所有的健康檢查都只是程度不同的疾病檢查,而且只是肉身疾病的檢查,幾乎沒有關於心或靈的檢查,我們應從不同的角度來關注健康並且去了解一個人的身心靈,這正所謂整合醫學的範疇,也可暫將將整合醫學稱作健康醫學,以與西醫所偏的疾病醫學做區隔,整合西醫、中醫、功能醫學、自然醫學…等,來促進健康,並進而達到人人「知健康、行健康、得健康」的目標。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一名40歲的阿勇長年來經常因為「掉下巴」就醫,因為他有習慣性下巴脫臼,只要嘴巴張大一點,或是打哈欠就會下巴脫臼,近來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經醫師評估建議動手術「治本」,術後兩個多月沒有再脫臼過,而且之前只能小口吃流質食物,整個人已因此消瘦,現在不僅可以張大嘴巴吃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許多人都有喝茶的習慣,不管是在精神不濟時來杯茶提神醒腦,還是吃太油膩時來杯茶去油解膩,只要提到茶,想到的都僅有好處而已!而日前在澳洲更有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女性若想延年益壽,每天喝2杯的茶,五年後竟可以降低4成死亡風險。 每天兩杯茶 才能達到保護功效 根據《每日郵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日在網路及媒體流傳一段榴槤浸泡不明黃色液體的影片,並指出可能浸泡不明農藥、殺菌劑或染劑,讓大家對食品安全再度失去信心,對此,食藥署澄清,榴槤的外皮的確經過浸泡染色,但液體成分並非農藥或有毒物質,民眾不需太過擔心。 虛驚一場 非農藥而是薑黃主成分 日前食藥署於國內...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近年來馬拉松風氣盛行,有越來越多民眾開始沉迷於跑步中,只是在這過程中,若沒有挑選到一雙合適的鞋,不僅容易傷腳外,還會造成足底筋膜受傷發炎、疲勞性骨折、甲溝炎上身。因此,醫師建議民眾,應避免穿著過硬、窄、小的鞋子,並在試穿跑鞋時,穿練跑時的襪子,且腳趾應距離鞋尖約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