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傳統心房顫動抗凝血藥 其實不適合亞洲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醫界早發現,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風險,傳統多以抗凝血藥「華法林」(Warfarin)降低中風風險。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王俊傑醫師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發佈記者會中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心房顫動患者使用傳統藥物後,不只容易出現出血性中風,一旦有出血性中風,死亡機率更高達46%,代表每兩名患者,就約有一人死亡。

亞洲人使用傳統抗凝血藥 總死亡率只下降26%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歷經三年多努力,結合15家醫院、27名專家、教授,終於發表華人首版心房顫動治療指引。王俊傑醫師指出,根據歐美研究報告,歐美白種人使用華法林藥物後,總死亡率下降64%;可是亞洲人(包括台灣人)用藥後,總死亡率只比安慰劑下降26%。

此外,使用華法林必須定期抽血檢測凝血功能,劑量過重會造成顱內出血,劑量過低則無法預防中風,而亞洲人、台灣人的用藥安全範圍更狹窄。

許多食物、藥物 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副理事長、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指出,許多食物、藥物都會影響華法林效果,華法林又稱維生素K拮抗劑,只要任何含維生素K的食物,都會造成影響,從綠色蔬菜、咖哩、辣椒、芒果、柚子,到一些常見中藥材,都可能干擾療效,門診曾遇到吃素患者抱怨沒東西可吃,由於飲食、用藥禁忌甚多,常造成患者很大困擾。

相較之下,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NOACs)較適合亞洲人。江晨恩醫師分析,研究數據顯示,非亞洲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與使用華法林藥物相比,中風、全身性栓塞風險只下降15%,而亞洲人下降幅度達35%。

新型口服抗凝血藥 較適合亞洲人
此外,研究報告也發現,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可以比華法林多降20%的死亡率。尤其值得重視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在亞洲人可以比華法林更減少43%的大出血,減少68%的腦出血。新型口服抗凝血劑的其他優點還包括不需監測、固定劑量,而且有些逆轉劑(即俗稱的解毒劑)已經上市。

因此在2016年版的指南中明確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應全面取代華法林,成為心房顫動患者預防腦中風第一線用藥。但醫師也提醒,如果病患合併有中重度風濕性二尖瓣狹窄,或曾接受機械性瓣膜手術,或有第4或第5期腎病變的病患,則只能使用華法林。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 /記者田柏升報導)范瑋庭小姐曾以桌球國手為努力目標,隱形眼鏡戴到眼球無法負荷,最後因高度近視配戴眼鏡的視覺範圍差,在比賽中以遺憾收場。現在的她是桌球教練,但仍然不堪配戴眼鏡困擾,最後以近視雷射摘下了框架眼鏡。范小姐表示,長期戴隱形眼鏡眼睛會很乾澀,有時候騎摩托車,灰塵、粒子也會跑到眼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顏值整形已不是不可公開的秘密,越來越多年輕男女勇於追求專屬自己的美麗。就連女星也願意坦誠動過整形手術,不再遮遮掩掩,反而更大方地分享自己變美的心路歷程。一張美麗的臉蛋,五官之首「鼻」可謂極其重要!因此隆鼻手術便是近年來持續熱燒的醫美話題。許多人喜好以明星藝人為整型範本...

閱讀詳情 »

近日網路上有一則報導,重點主要指出「維他命D對『護骨』完全無用!」針對此報導,引起不少人一頭霧水,並且議論紛紛。為了避免引起大眾「誤解」,專業藥師以下就學理及臨床提出數據及論點,除了重新解讀維生素D的核心營養價值之外,並且讓大眾了解,真正能達到「護骨」有2大聯盟,除了維生素D之外,還有鈣質的搭配,才...

閱讀詳情 »

市售減肥、防癌產品琳瑯滿目,網傳:「蝶豆花能瘦身防癌!」引起民眾高度青睞。營養師表示,目前並沒有科學實證證明蝶豆花具有瘦身防癌效果,但可確定的是,蝶豆花含有抗發炎、抗氧化物質,藉由茶飲泡製食用能輔助養生。 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秉辰指出,蝶豆花(Clitoria ternatea)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