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先生以為臉上長的是痘痘,十年後卻發現...不要再輕忽「它」了,後果很可怕!

為什麼青春痘塗藥都好不了?甚至凸起物的表面會脫皮,而且泛紅反覆出血?小心,可能不是青春痘,而是皮膚基底細胞癌作怪。醫師提醒,基底細胞癌的外觀與青春痘相似,所以容易被忽略。對於不確定的凸起物,如果超過3個月未消失,且表面不時出現變化、出血時,應儘快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先生以為臉上長的是痘痘,十年後卻發現...不要再輕忽「它」了,後果很可怕!
不確定的凸起物,如果超過3個月未消失,且表面不時出現變化、出血時,應儘快就醫治療。(圖片翻攝自網路 左中山健民寶拉珍選)

 

1名60多歲男性,在十多年前鼻子左側就出現一顆凸起物,以為是青春痘,不以為意,放任他不管。最近發現卻發現,天氣冷熱交替變化時,凸起物的表面就會脫皮,且泛紅反覆出血,趕緊就醫檢查後,化驗結果竟然是一種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 約86%發生在頭頸部

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病變細胞主要是來自表皮基底層,或毛囊最外層細胞。發生率大約為每年每10萬人中有數百人,好發於50至60歲,白種人較黃種人常見。而生長於其他部位的皮膚基底細胞癌則相對少見,且主要以女性患者偏多。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基底細胞癌生長速度緩慢,不會突然變大,有些外觀與青春痘相似,易被忽略。發生原因可能與照射過多紫外線,或是接觸到游離輻射、砷有關。好發於常被陽光照射的部位,像是頭、頸、鼻子、臉、耳、四肢等,約有86%發生在頭頸。

 

那麼,要如何分辨臉上長的到底是青春痘還是細胞癌呢?

 

基底細胞癌與青春痘差別

1.出現3個月以上仍沒有消失。

2.表面皮膚可見細微的血絲,或是有時會流血。

3.當天氣發生變化時,溫度落差大,陰晴不定,腫瘤表面也會有變化,出現泛紅或是脫皮。

 

如果你臉上也有久不見消去的青春痘,先別急著緊張,趕緊跟醫師教的這3點對照一下,如果真的還是不放心,建議還是去給醫生檢查是最安全的。

 

 

預防痘痘小提醒:

1.一天洗兩次臉,保持清潔是重點

2.使用無致痘性潤膚霜

3.避免觸摸你的臉或突出的青春痘,因為手部細菌很多

4.避免過度的使用護膚產品

5.保護你的皮膚免受太陽照射

6.注意吃的東西,不可太油膩

7.多喝水

8.每周使用一次去角質護理和面膜,幫助皮膚新陳代謝

 

(文章來源 華人健康網wikiHow

相關推薦

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本土疫情嚴峻,疫苗需求迫在眉睫。雖然國產疫苗陸續傳出好消息,不過外界仍有各種疑慮。對此,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公衛權威陳建仁昨晚用5分鐘的影片說明,疫苗除了要考量安全性與有效性外,也要考量時效性。前副總統、中研院院士、公衛權威陳建仁5日晚間透過臉書影...

閱讀詳情 »

氣象局今(6)日針對全台12縣市發布豪雨特報,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有局部豪雨或大豪雨。屏東縣長潘孟安在臉書貼文表示,從清晨到現在雨勢都沒有停過。屏東縣里港篩檢站也因附近區域積水,今日暫停篩檢。潘孟安表示,屏東大雷雨持續,慎防淹水。由於從清晨到現在雨勢沒停過,尤其是屏北地區雨勢較大,縣府團隊密切關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異位性皮膚炎的苦,得靠即早治療來擺脫!8歲的小美(化名)就醫時只能一跛一跛、蜷曲著身體,還得在家人的攙扶下才能夠緩慢的移動診間,模樣令人心疼,全因為從頭到腳劇痛,全身無一處倖免,滿布搔抓紅疹,四肢關節處更是破皮流湯,所幸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全部改善。 收治病人的奇...

閱讀詳情 »

嬴南雄/工程PhD/科學論政人 從5月22日起,除了公布當天COVID-19的確診數之外,我國疫情指揮中心每日1400時的記者會特別額外加了「校正回歸」資料,把應該屬於過去的確診數回填(Back Log)到正確日期的確診數。 這樣一來,我國疫情確診數就不適單單每天有新數據了,而是除了每天的新數據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