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入住失智症病房 患者症狀好轉了

入住失智症病房 患者症狀好轉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7歲的張先生,去年開始脾氣變暴躁,且經常忘東忘西,記憶也開始出現錯亂,半夜甚至不睡覺、吵鬧,家人察覺有異,帶至醫院檢查發現,有初期失智症症狀;經過住院調理後,不論情緒、睡眠都漸趨穩定,且飲食狀況也恢復正常。
6科共同照護
雙和醫院失智症病房主任李耀東表示,該院今年成立的失智症病房,整合失智症醫療團隊照護模式,由神經內科與老年精神科醫師領軍,團隊成員包括心理師、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及營養師等,全面評估失智患者可能遭遇的問題及需求,並採個案管理機制。
復健減緩認知退化
李耀東指出,病房空間設有專屬的失智症活動空間,由職能治療師安排規律且適宜的復健活動,可減緩患者認知功能及肢體退化速度,也定期提供家屬及照護者輔導、照顧技巧訓練,協助家屬認識失智症,並提供相關社會資源,增強病患家屬支持系統,同時減輕家屬照顧負擔。
家屬不用再擔心
李耀東強調,失智症不是單純的記憶力退化,還包含多種症狀組合,如憂鬱、妄想及幻覺等精神症狀,不同階段的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症狀,但臨床照顧者往往缺乏相關諮詢、衛教及情緒支持,透過失智症病房的專業醫師協助,家屬可以安心、放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4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失智症早期難察覺 需家人多點觀察一名來自五結鄉的賴媽媽,敘述自己某次陪伴老公就診,在醫師問診下跟醫師反應,生活中發現老公已無法接聽電話,才經醫師提醒下,發現老公罹患早期失智症;羅東博愛醫院身心暨精神科醫師陳彥蓉表示,早期失智症患者通常較難發覺病徵,加上社交方面一切正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自我檢測拒「乳癌」上門十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全球各地紛紛繫上代表性的粉紅絲帶,響應國際乳癌防治,以愛與關懷鼓勵女性珍視健康的重要,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暨腫瘤中心副主任林俊宏提醒女性朋友,藉由了解自己乳房平時的狀況及檢查,如果發生異常變化時,就可以及早發現及早做治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為孩子唸故事書!為提升家長對衛教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兒科醫師將「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在共讀過程中,若孩子對父母唸故書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把閱讀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親子一同開心的閱讀。學齡前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女老師,經常講課到忘記喝水,日前,她突然發現右頸部腫大如乓乒球,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唾液線阻塞長出結石;所幸,經過微創唾液腺內視鏡手術,成功移除結石,已回復正常生活。唾液線阻塞結石 造成頸部腫大收治個案的萬芳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丁義芳指出,經問診發現,該患者每天喝水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