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只要5分鐘! 閱讀習慣自幼紮根

只要5分鐘! 閱讀習慣自幼紮根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孩子出生後,就開始為孩子唸故事書!為提升家長對衛教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兒科醫師將「親子共讀」變醫囑,串聯醫療與教育,讓家庭更幸福。在共讀過程中,若孩子對父母唸故書有反應時,一定要給予鼓勵與讚美。一天只要5分鐘,就能把閱讀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親子一同開心的閱讀。

學齡前孩童  藉聊天說故事學字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方麗容表示,針對3~6個月的孩子,會意識到書的存在,家長能選擇可以咬、可以洗的布書,不僅能反覆閱讀,且能依書上的圖片跟孩子說故事;6~12個月的孩子,則可以伸出小手拿書,選擇適合小手抓握的厚紙板書,讓孩子翻翻書本、指指圖片。隨著孩子學會爬、學會走後,不用侷限好動的1歲孩子坐在固定地方,即使孩子走來走去,也可以藉跟孩子聊天方式,說故事給孩子聽,這也是學習字詞的方法。

家長避免使用3C用品  親子共讀效果佳

方麗容呼籲,為了在孩子的心中建立親子共讀是與父母相處且專屬他的活動,在親子共讀過程時,不宜使用3C產品,例如:平板、電視及手機等,避免孩子遭到干擾一心多用,也讓孩子能享受父母專注並投入感情,讓親子共讀在愉悅的情境中進行,讓閱讀的習慣能從小紮根,共享幸福時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空氣污染指標依據當日空氣中懸浮微粒(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臭氧等空氣污染物濃度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的指標值。由低到高區分為良好、普通、不良、非常不良和有害等級。一旦達到非常不良等級以上(AQI>200),學生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3歲楊姓男患者,工作時不慎摔落,右手疼痛且無法活動,到童綜合醫院骨科部就醫,進行X光檢查後確診右手肱骨骨折,王叔昂醫師進行「微創鋼釘固定手術」,手術順利,患者恢復狀況良好,術後住院三天即出院返家休養,絲毫感受不到術後疼痛,因此出院第二天就返回職場上班。微創手術改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107年我國老年人口比例預期將超過14%,正式從高齡化社會邁入高齡社會,而至115年可能會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罹患失智症的人數也在增加,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資料統計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104年全球失智症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產後一年多的39歲婦女,因觸摸到一個無痛的陰道腫塊至門診就醫,經理學檢查發現其會陰橫肌收縮力道偏弱,導致陰道口有擴張及尿道外翻,診斷為外陰鬆弛併尿道膨出。因無其他臨床症狀,醫師建議加強持續格爾運動,並做體重管理,於三個月後門診追蹤。骨盆功能靠身體肌肉和諧運動臺北市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