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好好刷牙預防恐成失智症幫兇! 快看你與失智的距離有多近?

不好好刷牙預防恐成失智症幫兇! 快看你與失智的距離有多近?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人口老化持續攀升,失智人口亦明顯增加。根據衛福部委託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結果估算,2018 年底台灣失智症人口已超過28萬人,65歲以上,每12位就有1位、80歲以上老人,每5位就有1位罹患失智,預估2031年失智人口將倍增至逾46萬人,2061年失智人口將逾88萬人,未來台灣失智人口數將呈現倍數成長。

鼓勵失智症患者自己做 延緩失能

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專科護理師蔡穎表示,失智並不代表就是失能,失智症有不同的類型與病程階段,必須根據日常生活活動功能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ADL)、臨床失智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等來評估患者的狀況。

無論健康長者或失智症患者的照護上,應讓長者盡量自己做。而當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逐漸缺損時,我們要做的是協助與支持,並非代替其完成,多鼓勵失智症患者自己做,維持生活功能,延緩其失能。

避免失智或失能 牙齒健康和大腦有關 

研究牙周病和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關聯性的挪威卑爾根大學學者麥德爾(Piotr Mydel)指出,阿茲海默症成因雖不能歸咎於牙齒的細菌,但據他研究分析53名阿茲海默症病人的腦部組織、唾液,發現9成以上病人都有「Porphyromonasgingivalis」的革蘭氏陰性厭氧細菌,會造成口腔牙齦發炎和牙周病。

而多年來提倡失智症與牙齒關聯性的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嘉哉醫師也發現,患者一旦牙齒狀況差,無法好好咀嚼時,會造成腦部與整體身體健康的逐漸退化,其研究發現要避免失智或失能,與口腔的咀嚼力與牙齒數目息息相關。

忽略牙齒保健 對健康和生命具嚴重威脅

蔡穎護理師指出,健康的長者平日就可能忽略牙齒保健,一旦罹患失智後,由於認知功能逐漸退化,更可能忘記如何刷牙,甚至忘記刷牙,進而容易有齲齒、牙周病、牙齒鬆動與缺牙等問題。牙齒功能受損而影響咀嚼功能,咀嚼功能造成吞嚥功能的問題、進而改變進食方式、食物內容與營養吸收;營養不良的長者其抵抗力相對下降,更容易遭受感染,導致更多合併症發生。

音樂輔助介入 提升口腔自我照護

然而,利用音樂輔助口腔照護的介入,將有效提升失智症患者於餐後的口腔自我照護技巧、參與動機,聽到音樂後即進行口腔照護動作的制約行為,亦出現群體式的口腔照護行為表現。蔡穎護理師說明,藉由音樂引導與反覆練習,可加深患者對口腔照護的印象與配合,使患者強化自我口腔衛生照護能力,降低口腔疾患導致營養不良或咀嚼功能障礙的問題,更能有效降低口腔衛生照護的長期照護人力需求。

【延伸閱讀】

老年憂鬱、失智症? 有可能是巴金森病前兆

我不想失智! 快吃這10大食物「護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0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前一陣子,穿戴式裝置很熱門,不管是運動手環、健康手錶等,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的都有,說是可以用來追蹤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像是今天走了幾步、心跳是幾下等等。不過,最近有個研究顯示,如果是要追蹤身體的健康狀況,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可能比穿戴式裝置使用起來更為有效,相關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桃園報導】高度近視的民眾要注意了!1位年約45歲的軟體科技業工程師,原本就有高達800度的近視,加上經常需要加班到半夜,且須每天盯著電腦工作,上個月突然發現自己的視力模糊,起初以為是鏡片沒清潔乾淨,但卻怎麼洗都一樣模糊,這樣的狀況持續幾天後才看診,經確診為白內障。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素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雖不是常見的癌症疾病,但卻因為它的發生率幾乎等於死亡率的特性,令人聞之色變!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民國107年胰臟癌位居癌症死因第八名,該年度就有超過2292人因胰臟癌而死亡;近年來台灣胰臟癌人數逐年攀升,且因胰臟癌初期常無症狀又很難檢測,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