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再也不會漏吃藥 馬偕App自動提醒

再也不會漏吃藥 馬偕App自動提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的陳奶奶,多年來返院追蹤並領有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但病情控制時好時壞,深入詢問才知道漏吃藥問題嚴重,家人為她下載了「馬偕醫生館」App,只需掃描藥袋上的QR Code便可完成個人用藥設定,如同陳奶奶的貼心小管家,只要吃藥時間一到,自動提醒功能便會發出「鈴鈴鈴」的聲響,讓陳奶奶的吃藥遵循度大幅改善。

掃描QR code就可設定提醒功能

馬偕紀念醫院生醫發展中心資訊研發醫師黃明源表示,臨床上發現,中高齡患者服藥遵從度不高,常常忘了吃藥,等到想起來時,也因與下一次吃藥間隔太近而不知道該不該「補吃」。因此,透過與HTC團隊共同合作之下,近日完成「馬偕醫生館」App,只要掃描醫院處方箋上QR code即可以連結馬偕藥劑部近2000筆資料庫,了解所服用的藥物並可自行增設提醒功能。

獲得2016年金漾獎生技醫療類第一名的「馬偕醫生館」App,主要分為個人用藥安排與提醒、用藥管理與查詢,也可以查視過去用藥紀錄與下次領藥時間,同時還可以記錄疼痛、胸悶等身體症狀,在看診時提醒自己,在門診時提供給醫師參考,藉由新科技的發展,做個「聰明的病人」。

藥物作用不同 確實配合醫囑服藥

馬偕紀念醫院藥劑部主任李韋瑩表示:「馬偕醫生館」App提供藥袋上的資訊,讓民眾更方便且確實遵循上面說明服用,由於胃部酸鹼值在進食前後有所不同,不同藥物的作用也不一,提醒民眾應確實配合醫囑服用藥物。口服藥物常見為飯前與飯後、睡前等,飯前為用餐前30分鐘、飯後則為用餐後30~60分鐘。

超過兩次給藥時間的一半就不補吃

那麼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李韋瑩主任表示:「只要超過兩次給藥時間的中間就不建議補吃。」舉例來說,若正常服藥時間是早上8:00,下一次正常服藥時間是18:00的話,若在13:00前可以補服藥,但若已超過13:00,則不再建議補服,可到下次正常服藥就好,切勿服用兩倍劑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外食美味、方便、多樣,但普遍有高熱量、高油、高鹽、高糖,以及少纖維等問題,上班族常外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營養師表示,學會如何選擇、避免高熱量的食物,吃外食也能不發胖,例如滷肉飯、酸辣湯,都是含熱量高的食物,卻常被忽略。外食族的飲食五花八門,該如何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曾碰到消化不良的狀況,在醫學上,舉凡上腹部出現疼痛,或脹氣、噁心、嘔吐等不適情形,都可稱為消化不良。胃腸科醫師指出,大多數消化不良的患者,查不出原因,健保在某些藥物給付規定上較為嚴格,希望台灣能盡快制訂出臨床治療準則,為患者創造更大福祉。根據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當腳底板皮膚受到長期的壓迫與磨擦,表皮為了要保護柔軟的組織,就會造成局部表皮角質增厚,形成厚繭。但若中間帶有透明的角錐核心,就要注意是否為雞眼了!醫師指出,姿勢不當或鞋子不適都可能造成雞眼,建議民眾保持肌肉彈性,對於雞眼的預防將有所幫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江裕陽...

閱讀詳情 »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胃不舒服的經驗,脹氣、反胃、絞痛、胃酸過多‥…,雖不至於要命,卻讓人難以生活、工作、好好睡覺。 針對一般人最常見的胃部不適和胃疾,專家們整理出幾點建議,提供簡易自我緩解對策與治療方式。 脹氣 胃脹氣,指氣體積聚在胃部引起不適。常是因狼吞虎嚥、吃太油膩或容易產氣食物、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