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 記得寶寶在這個年紀,可以使用口服疫苗療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 記得寶寶在這個年紀,可以使用口服疫苗療程...

一名3歲賴姓女童,晚上在家裡突然開始出現咳嗽與嘔吐症狀,只要一吃東西就吐,連喝水也吐,診所醫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半夜突然發燒到39度,隔天早上除了嘔吐外,還有拉肚子症狀,體溫持續升高,吃了退燒藥卻不改善,且嘔吐狀況更加明顯,病童出現嗜睡活力減退與尿量變少狀況,就醫檢查確診女童罹患輪狀病毒。

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

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高佳慧表示,雖然現在非冬季的感染高峰期,但是罹患輪狀病毒住院的病童數目從9月份開始就陸續出現,平均1星期有3~5名病童是因為輪狀病毒脫水症狀而住院,部份病人因為嬰兒時期曾經接受口服輪狀疫苗接種,症狀輕微只需門診治療1~2天即痊癒,隨著季節轉換,冬天為輪狀病毒的高峰期。

發燒不退、嘔吐不停、水瀉不止

高佳慧醫師指出,輪狀病毒臨床表現一開始和一般感冒類似、患者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之後開始出現發燒不退、嘔吐不停與水瀉不止的主要症狀,常被誤認成流行性感冒或急性腸胃炎,輪狀病毒具高度傳染性,通常經由糞口途徑來傳播,除了嬰幼兒易受感染外,成年人也會感染但症狀輕微只會出現腸胃不適1~2天。

寶寶6周大  就可以使用口服疫苗療程

高佳慧醫師呼籲,雖然秋老虎持續發威感覺仍像夏天一樣炎熱,但是季節轉換早晚溫差效應出現,開始要進入輪狀病毒冬季高峰期,家長要特別留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輪狀病毒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治療,止瀉藥、止吐藥只能稍微緩解病毒感染。

口服疫苗可以有效對抗輪狀病毒的感染,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提供寶寶最早在6周大時,就可以開始使用最慢8個月前要完成口服疫苗療程,經由疫苗保護孩子不受輪狀病毒感染,家屬可以在寶寶2個月大與4個月大接種五合一與肺炎疫苗時一起使用完成保護,也可以在寶寶滿6個禮拜即開始使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28歲男性洗澡時被家人發現倒臥浴缸內意識不清,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發現熱水器裝置在浴室內,因天冷窗戶緊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者有13%為意外,87%因燒炭自殺,主要發生在年輕族群,平均年齡約36歲,男女比率差不多。 防範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通風、提高警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詹先生有吃檳榔的習慣,然而近1年多來吃東西或打哈欠,下顎都會不自主發出「喀」的怪聲,並伴隨惱人酸痛。後因疼痛加劇求診,才確定罹患「顳顎關節障礙」,經3次震波治療後,終於可以正常張口。 常咀嚼、吃過硬食物 恐造成臉頰側關節發炎 詹先生在本次求診前,曾接受「喬」下巴治...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2歲的吳先生工作是司機,休閒時喜歡使用平板或手機,有天要拿牙刷時右手中指無法握起來,勉強握起後就卡住。右手要拿東西時,常覺得拇指無力,手腕處越來越痠痛,原來是罹患輕微扳機指合併媽媽手。 扳機指、媽媽手 都是肌腱發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蔡曜鍵說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1名年約30歲的沈先生,工作常需搬重物,某日搬運時察覺手不自主抖動,後來手抖到字都無法寫,連腳也開始抖、走路遲緩不穩,開始出現頭暈、疲累等症狀。求診後發現沈先生的弟弟曾被診斷威爾森氏症,具有家族病史,檢查後沈先生確診為罕見的威爾森氏症,藥物治療後病情穩定,持續回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