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作者:范志红

 

原文標題:剩菜剩飯也是有保質期的!這麼處理,好吃不浪費

 

年初一的那頓飯,總是滿滿一桌,據說以前是要從早上一直吃到晚上的,反正就是超多超多的飯菜。

 

然後,出嫁的女兒今天回娘家了,剩菜剩飯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雖說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不剩菜,餐餐吃新鮮。

但逢年過節,家家都魚肉滿桌,想要「光盤行動」,壓力有點大。

 

吃又吃不下,倒了又肉疼,怎麼辦?

范老師家的剩菜剩飯是這麼解決的,一起來學學吧~

  

 

●   ●   ●

 

寧剩葷菜,不剩蔬菜

 

說隔夜可能產生有害物質的,是蔬菜。

因為蔬菜中硝酸鹽較多,在存放過程中因為細菌的活動,可能轉變成有毒的亞硝酸鹽。

 

雖說在冰箱中放一夜,這種亞硝酸鹽的量還遠遠到不了食物中毒的程度,但無論如何, 蔬菜是不建議剩 24 小時以 上的,涼拌菜就更要小心。

 

好在蔬菜也比較容易吃掉,熱量也不高,只要不太油膩不太咸,吃光蔬菜,壓力不大。

 

放在冰箱裡的葷菜,只要在吃之前徹底加熱,可以保存 1~2 天。

雖然損失一些 B 族維生素,但蛋白質可以完全保留,也不至於產生有害物質。

 

而且,大家都懂的,同樣是剩菜,葷菜味道仍然不錯,而蔬菜不僅顏色暗淡,口感也大打折扣。

 

所以,一餐中應該集中火力把蔬菜吃完,儘量不要剩;而吃不完的葷菜,可以留到下一餐。

 

小提示: 魚蝦蟹之類的不要放太久,是應該優先吃掉的葷菜。

 

  • 一方面水產品更容易被污染;

  • 另一方面這些食物在烹飪時常常講究鮮嫩,如果加熱不透沒有殺死所有微生物,在冰箱裡放久了,也會有細菌繁殖帶來的安全風險。

 

 

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   ●   ●

 

剩菜剩飯,這麼存冰箱

 

 

1. 剩菜剩飯及時放冰箱

無論是哪種食物,在室溫下放得越久,微生物就繁殖得越多、越不安全。

 

放進冰箱後,降溫的速度也很重要。如果冰箱裡東西太滿,製冷效果不足,或者菜太大份,放很久都難以降溫,也會帶來安全隱患。

 

2. 分裝成多份存冰箱

如果有一份菜,一點都沒吃,份量又很多,可以考慮分好幾份來保存,這樣下次吃的時候,按人數,拿適當的份數加熱就好了,可以避免反覆加熱的問題。

而且,分裝成小份保存,更有利於降溫,保存食物。

 

3. 巧用保鮮膜、保鮮盒

 

剩菜剩飯放冰箱前,一定要用保鮮膜封好,或者裝進帶蓋的保鮮盒中,避免串味和交叉污染。用方形保鮮盒儲存能更節省更多的冰箱空間。

 

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   ●   ●

 

剩菜剩飯,一定要熱透

 

1. 加熱 要徹底

 

剩菜可以吃,但前提是一定要徹底加熱。

 

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加熱到 100℃,保持沸騰 3 分鐘以上。

如果肉塊比較大,一定要煮、蒸久一些,或者把肉塊切碎,再重新加熱。

 

如果你用微波爐加熱剩飯菜,要特別注意,微波加熱容易受熱不均,很可能這部分食物已經很燙了,另一部分還是涼的。

 

不如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讓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

 

 

2. 不同菜,不同的加熱方式

 

相比肉類,豆製品更容易腐敗,所以加熱時要多煮幾分鐘。

不用擔心營養損失,豆腐中的維生素少,而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鈣、鎂都是不怕熱的。不過蔬菜就不適合長時間的加熱了,不妨試試用蒸鍋來蒸,營養損失更少。

 

 

3. 吃多少熱多少,千萬不要反覆熱

 

如果知道這一餐還吃不完,就只加熱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

 

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   ●   ●

 

剩菜剩飯,也可以很好吃

 

人人都喜歡吃新菜,但吃剩菜就不那麼積極了。

 

其實,除了蔬菜之外,剩菜翻新並不難,無非就是改刀、加配料、改調味這三大技術。

 

如果是大塊的帶骨肉,可以考慮煮成湯,加點海帶、蘑菇、蘿蔔、白菜。

 

如果是沒有骨頭的大塊肉,可以弄碎後再烹調:

 

  • 比如把大塊豬肉切成肉片,加蔬菜一起炒成回鍋肉;

  • 把燉煮的雞肉撕成雞絲,和涼拌蔬菜一起拌勻就很好吃,做成餡餅、春卷也不錯。

 

還可以給剩菜換個口味:

 

  • 比如原本剩了的紅燒排骨,加點咖喱粉,和洋蔥、蘑菇、土豆、胡蘿蔔一起炒,做成「咖喱洋蔥排骨」,肯定會大受歡迎;

  • 原本剩了油燜大蝦,把油去掉,炒點洋蔥和番茄,再加點番茄醬,改造成「番茄大蝦」,又是一番風味。

  • 魷魚、蝦仁等河鮮海鮮都可以這麼對付。當然,也可以切碎後,做炒飯、意面和湯麵的配料。

 

如果剩了米飯就更簡單了:

 

  • 加黑芝麻紅棗燕麥蓮子之類一起煮成粥;

  • 還可以和甜玉米粒、豌豆、香菇丁、火腿碎、雞蛋一起做成炒飯,味道很不錯,還因為加了蔬菜,營養更好(前提是少放油)。

 

這樣,剩菜不會浪費,重新加熱時煮得足夠「透」,既安全又好吃。

 

誠意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為怕浪費剩菜而強迫自己全都吃下去。

多餘的食物給身體帶來沉重的負擔,暫且不說吃了變質的突發食物中毒,或者吃多了吃到胰腺炎得不償失,變成身上的肥肉,也不好吧。

 

按需準備食材,合理處理剩菜,才是解決之道。

逢年過節菜碗一個都不能少,那就試着減少每個菜的份量。

 

 

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圖片來源: 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轉載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如在其他微信公眾號,或丁香醫生公眾號入駐的內容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今日頭條、QQ 公眾平台、天天快報、淘寶頭條)看到本平台授權的文章,請郵件聯繫 [email protected] 授權轉載,不可直接二次轉載。

 

丁香醫生是中國最大的醫學網站丁香園旗下的健康管理平台。這裡除了有專業醫生寫給你的健康科普,還有中文互聯網最值得信賴的健康和醫療信息數據庫,你還可以通過丁香醫生旗下的在線醫療咨詢服務平台「來問醫生」在線向醫生提問。

 

剩菜剩飯也有學問!跟著醫師「這樣處理」延長保存期限,別再吃「毒」剩菜啦~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9月是國際失智月,隨著此議題的防治宣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根據1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此情形,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不過,在研究和照顧上卻經常被忽略。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些人咳嗽時,會想是不是自己的肺、或支氣管出了問題,趕緊求助醫師。一位60歲的鄒姓婦女,就診時表示自己一直咳嗽,吃了藥沒好,耳朵還很癢,到豐原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因為婦人掏耳朵,所造成咳嗽反射現象,將耳垢清除後,不再掏耳朵,咳嗽因此改善。耳垢清一清 咳嗽狀況就改善耳鼻喉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6歲陳姓女學生身高157公分,體重僅36公斤,出現發燒、腹痛與拉肚子症狀,家長認為被罹患腸胃炎的妹妹感染了。三天後未改善,開始嘔吐,還吐出疑似膽汁的墨綠色液體,趕緊送到童綜合醫院急診室就醫。經安排進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十二指腸遭上腸繫膜動脈夾住造成腸阻塞,會診小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衣食豐足,除了健康以外,也越來越重視身體線條及體態優美,同時希望能延緩老化及減少體能衰退。體能活動及運動參與,是達成這些目的的重要關鍵,除了一般人以外,對於長期退縮少動的精神病友,也有相同的效果。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精神病友比起一般族群更少有機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