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與憂鬱症不同 失智症患者45%情感淡漠

與憂鬱症不同 失智症患者45 情感淡漠

【NOW健康 陳盈臻/綜合報導】9月是國際失智月,隨著此議題的防治宣導,越來越多民眾對憂鬱症及失智症的差異有所關注。根據1篇2019年7月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失智症最常見的症狀,有45%的失智症患者出現此情形,比記憶流失的影響更大,不過,在研究和照顧上卻經常被忽略。

 

該研究為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所進行,研究者將來自20項的世代研究,共4,320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情感淡漠隨著時間發展的流行率。研究結果發現,在研究初期有45%的失智症患者呈現情感淡漠,而有20%的患者隨著時間持續呈現,但有部份情感淡漠的失智症患者並沒有憂鬱症狀。研究指出,情感淡漠是常見的失智症狀,會呈現出缺乏興趣和情緒,但與憂鬱不同。因為對於環境產生的干擾較少,因此經常被忽略。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說明,「情感淡漠」與「憂鬱」的表現有部分相似,但情感淡漠不會出現悲傷情緒與負面思考。情感淡漠與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常見於大腦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慢性精神病等,若發現家中長輩持續出現情感淡漠現象,應求助專家診察是否有腦部疾患。他提醒,「情感淡漠」雖然對照顧者的衝擊沒有幻覺、妄想、衝動失控行為來得大,但仍會造成照顧者的困擾,甚至誤以為是「懶惰」或「故意」。目前「情感淡漠」尚無有效的治療,需要家屬或照顧者有更多的認識與體諒。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也指出,情感淡漠有可能會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提升死亡率,對家庭帶來影響。她提醒,當感覺到身旁的親友開始有些冷漠,跟他講話明明有聽到卻沒反應、對本來感興趣的事物不再有興趣,都是覺察及辨識情感淡漠的指標,特別是高齡者容易被誤以為是老化現象而被忽略,當確認對方並不是沒有接收到訊息而是無法反應時,應更積極去看待並進一步確認是否因疾病所引起。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灣近來因為器官捐贈議題吵的沸沸揚揚,間接促使不少人關注起器捐問題。根據加拿大麥克麥斯特大學的研究指出,曾捐贈腎臟的年輕婦女,日後懷孕時恐增加罹患姙娠高血壓或毒血症的機率。此研究結果發現,曾捐腎的婦女在懷孕過程中被診斷出有姙娠高血壓或毒血症比例較一般孕婦高。而兩組在新生...

閱讀詳情 »

煮雞蛋的時間越長越好?NO! 雞蛋煮的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油煎雞蛋過老,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化學物質。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鐘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善盡社會責任,荷商波士頓科技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於耶誕節前夕,特別到新竹縣尖石鄉新光部落的新光國小,與學童們一起同樂。秉持著雪中送炭的精神,這次前往新光國小,主要在於要幫助偏鄉孩子,多認識外面的世界、接觸多元文化,透過這次活動希望小朋友們了解建立夢想的重要性,並為實現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近年來,癌症已成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又以口腔癌與食道癌為男性短命癌症的冠亞軍。根據統計,近十年來,不論是口腔癌還是食道癌死亡年齡均為57歲,正值中壯年且是家庭經濟支柱,造成許多家庭破碎。 台北榮總內視鏡中心主任侯明志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統計,由於食道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