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即溶咖啡包 竟摻入毒品!

即溶咖啡包 竟摻入毒品!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近來,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查獲即溶咖啡包疑似摻有毒品,食藥署從這份檢體中不只驗出愷他命(K他命),也驗出新毒品成分6-methoxy Methylone,這種毒品可能對大腦、中樞神經造成傷害。

即溶咖啡包 出現異常毒品訊號
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檢驗組副組長王德原表示,有些毒品製造者會變更毒品化學結構,這樣就可製造出新品種毒品,由於是新品種毒品,一般檢驗室也未必檢驗得出來。這次檢驗即溶咖啡包時,發現不明訊號,懷疑為未知毒品成分,持續用氣相層析質譜儀等精密儀器研究、分析後,發現其結構為合成卡西酮類新成分6-methoxy Methylone,這是國內首次驗出這種毒品成分,食藥署已將這種成分資料送至全台各檢驗室,並建議法務部將這種毒品列為二級毒品。

卡西酮類毒品多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可能造成內分泌失調、焦慮、幻覺、厭食、噁心、短期記憶障礙、自殺等風險,對於大腦、中樞神經,都可能造成危害。

毒品包裝 越來越生活化
王德原副組長指出,過去毒品都是製作成粉狀、結晶狀、膠囊、錠劑等形式,現在的毒品樣貌越來越「生活化」,像這次的即溶咖啡包就是典型例子,有時毒品也可能包裝成糖果、巧克力、飲料樣貌,讓民眾失去戒心,因此民眾若出入一些場合看到不明飲料、糖果、食品,就要提高警覺,最好不要隨便服用這些東西,以免染上毒癮、傷害身體。

新興毒品 以卡西酮類占大宗
食藥署指出,從99年至105年8月間,曾協助檢警調、司法機關進行毒品鑑驗工作,在14550件檢體中,有90%檢出毒品成分,其中以第三級毒品愷他命占最多,達87%,其次為卡西酮類成分。

在這些鑑驗檢體中也發現,36種新興濫用藥物中,依結構分成七大類,以卡西酮類占多數,共檢出15種新成分,其次為8種類大麻活性物質、8種苯乙胺類、2種色胺類,以及苯二氮平類、非巴比妥鹽類、哌嗪類各1種。

食藥署即時通報 減少毒品危害
食藥署指出,這些檢驗出來的新成分,都已通報至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以即時反應國內濫用藥物檢出情況,這也讓「喵喵(Mephedrone)」、「浴鹽(MDPV)」、「4-氟甲基安非他命」與「火狐狸(5-MeO-DIPT)」等多種新成分即時納入毒品列管,避免毒品繼續危害民眾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4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健署2021年公布的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在所有癌症類別中飆升最快,20年來從每十萬人口30人上升至每十萬人口78.9人。幸好因為政府的免費篩檢以及衛教團體的宣導,約八到九成的乳癌患者屬於0到2期的早期乳癌。但還是有少部分的患者,得到的是HER2陽性或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 39 歲的李先生(化名)在大公司擔任主管,平常酷愛收集名牌球鞋,也愛穿出去展示,但近期腳後跟突然莫名疼痛,甚至還腫得像「麵龜」,出門只能穿拖鞋。李先生急忙前往醫院求診,經詳細診斷評估後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一開始用藥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不過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已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隨台灣快速步入高齡化社會,慢性病對老年人健康的威脅也提升。根據國建署最新健康訪問調查指出,85%老人至少罹患1項慢性病、64%老人罹患2項慢性病,還有近43%老人同時罹患3項或更多慢性病,常見的慢性病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部分專家指出,多數民眾病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常見良性婦科疾病可由年齡簡單區分。在停經前,有月經之女性,求診則多為子宮肌瘤、子宮腺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這些疾病可以稱為「月經病」,有月經時才會發病,待停經之後則會緩解消失,一般來說,它們普遍造成經血量過大、嚴重經痛等症狀。而年紀稍長或停經後婦女,常見有子宮脫垂或頻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