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乳癌強化輔助防腦轉移 兩年治療再降三成復發率

乳癌強化輔助防腦轉移 兩年治療再降三成復發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國健署2021年公布的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女性乳癌發生率在所有癌症類別中飆升最快,20年來從每十萬人口30人上升至每十萬人口78.9人。幸好因為政府的免費篩檢以及衛教團體的宣導,約八到九成的乳癌患者屬於0到2期的早期乳癌。但還是有少部分的患者,得到的是HER2陽性或是三陰性這種高復發率、高轉移率的乳癌,在完整治療結束數月至數年後又再次發現腫瘤。

雙標靶後發現腦轉移 惡化快速措手不及

黃太太在2017年診斷出HER2陽性乳癌,癌症已經擴散至周邊的淋巴系統,最初全身檢查時沒有發現其他器官的轉移。手術前透過最新的自費雙標靶藥物加上化學藥物作為前導性治療半年後,手術後在切除的標本內顯示黃太太的腫瘤完全消失,情況樂觀。但在使用雙標靶藥物後的第十個月,黃太太突然出現單側肢體無力、暈眩的狀況而送至急診。做了腦部核磁共振後才發現原來腦部發生了乳癌腫瘤的轉移,沒多久後不幸離開了人世。

台中榮民總醫院乳房腫瘤外科蔡易臻醫師表示,因為健保署的規定,除非有症狀出現,否則在檢查時很少醫師會直接使用核磁共振檢查腦部有沒有發生癌症轉移,就算有進行檢查,若腫瘤細胞太小,也不一定能在一開始就發現轉移。

強化輔助治療 對抗HER2陽性乳癌腦轉移

蔡易臻醫師解釋,因為HER2陽性乳癌的高轉移、高復發特性,目前主流的作法是在手術前或手術後,使用抗HER2的標靶藥物作為輔助治療一年,降低復發及死亡的風險,但還是有機率出現像黃太太這樣轉移至腦部的案例。因為人體腦部構造特殊,有著保護腦部的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存在,導致為了降低復發與轉移風險而使用的大分子標靶藥物效果不彰,才會使轉移到腦部的癌細胞逃過一劫,逐漸擴大進而危害生命。不過去年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通過了一類小分子標靶藥物,能夠在使用完大分子標靶藥物輔助治療後,作為HER2陽性乳癌患者的強化輔助性治療。其小分子的特性,比起大分子標靶藥物更能穿過血腦障壁,達到抑制腦中癌細胞的作用。

小分子標靶藥物 再降低三成復發機率

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周政緯醫師解釋,在目前的HER2陽性乳癌術後輔助性標靶藥物使用一年後,若再搭配強化性輔助治療的小分子標靶藥物,可以再降低三成左右的復發風險;如果是治療腫瘤沒有完全消失(Non-pCR)的高風險族群,更可以降低超過一半的死亡風險。周政緯醫師也補充,從國外臨床研究發現這類小分子藥物作為強化輔助性治療,不管在哪種類型的病患身上,都看到腦部轉移下降的趨勢,可以解決目前大分子標靶藥物無法降低腦部轉移風險的問題。


乳癌強化輔助防腦轉移 兩年治療再降三成復發率

▲台中榮民總醫院 血液腫瘤科周政緯醫師表示,強化輔助性小分子標靶藥物主要針對高風險的HER2陽性病人,可以再降低三成復發風險。

定期篩檢 積極治療是乳癌防治關鍵

周政緯醫師提醒,乳癌藥物日新月異,大大提升了乳癌病患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但最重要的還是前端的篩檢,以及發現癌症當下的積極治療。若發現罹患乳癌,不要害怕面對病情,與醫師一同合作勇敢對抗癌症,才是最正確的乳癌防治觀念。

【延伸閱讀】

乳癌病理複雜度極高 打開「乳癌攻略」溝通不卡關

乳癌術後淋巴水腫變成「米其林」! 新世代奈米超顯微手術助消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現代人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些女性年紀輕輕,就出現月經量變少的狀況,有人擔心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中醫師張文馨表示,月經過少是和自己過往經驗相比,經期正常,而經血量減少,甚至點滴即止,或者行經期縮短,總量變少,正常月經量大約30-50毫升之間,若出現以上症狀,可以尋求醫師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3C產品以及網路的普及化,讓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手機、電腦,有些人甚至出現不使用電腦、手機,就會有焦慮、不適的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劉宗憲表示,網路成癮在過去沒有這樣的診斷,目前會參考一些成癮的疾病來判斷,包括出現不舒服的戒斷症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爬一層樓就喘不停,肺動脈高壓的患者因為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出問題,血管收縮狹窄、血流不通暢,導致壓力增高,心臟工作負荷越來越大,造成右心室肥大、甚至會導致心肺衰竭致死。若不治療,病人確診到死亡平均存活期少於3年,比癌症還要短。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醫師指出,肺動脈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正處哺乳期的吳小姐,因第四、五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椎間盤破裂,導致頸痛、右肩痛、右上臂疼痛不適,但為母則強,強忍疼痛不服用止痛藥物,直到接受頸椎內視鏡微創手術當天症狀即大幅改善,隔天即出院;術後經過短暫恢復期,便能全心照顧嬰兒與恢復輕便家庭勞務及日常生活,追蹤至今恢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