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衰退」 醫:40歲要趕快保養

肌肉流失造成免疫力「衰退」 醫:40歲要趕快保養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肌肉」能活化「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行動力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大幅提升,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根據「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成6的50歲以上民眾有肌少症風險,且男性風險更高於女性,建議40歲以上民眾,要注意肌肉流失,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並搭配運動以維持肌肉量。

男性荷爾蒙改變 導致肌少症風險比女性高

員榮醫院醫療體系家庭醫學科醫師黎雨青指出,依調查結果,男性風險(51%)其實高於女性(43%),且不到2人就1人具風險,黎雨青分析,男性因賀爾蒙,肌肉組成表現會維持的比較好,但隨年紀增加,荷爾蒙改變,維持肌肉量需仰賴後天努力,而其中關鍵,不只有運動,營養也是一大重點。

因為先天賀爾蒙與後天積極運動,僅能「提升生成肌肉的動力」,想要增肌還需要確保是否均衡飲食,攝取充足的肌肉「生成原料」,否則隨年紀增長,肌肉恐會更明顯流失。並且提醒,40歲後肌肉會以每10年平均8%的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間可能高達40%肌肉已流失,年輕時必須超前部屬,妥善保養。

年紀大吃少一點才健康?錯!肌少症風險從38%升至64%

在「肌少症風險調查」中,透過調查者自評近三個月內是否非因減肥,而是食慾不振、消化問題、咀嚼或吞嚥困難等原因,導致食量降低,了解食量與肌少症風險的關聯。結果發現,只要食量輕微減少,其肌少症風險就會從38%攀升至64%。黎雨青表示,我們常常會覺得「上了年紀就不要吃太多」、「年紀大代謝降低就要吃少一點」等,但調查卻顯示只要少吃一點,肌少症風險就飆升,若食量嚴重減少風險更激增至83%。

建議補充「好吸收蛋白質」 增加肌肉量

隨著肌肉流失,免疫力會下降,肺炎死亡的風險也會增加,新冠疫苗注射在肌肉,也是希望能達到抗體生成最大化。黎雨青醫師表示,增肌不只要運動,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但是青壯年族群工作繁忙,難計算蛋白質攝取量,中高年族群則因食慾與牙口變差,攝取足量蛋白質較困難。

此外,若過量攝取肉類、乳製品補充蛋白質,可能因牛肉、豬肉等紅肉內豐富的脂肪與乳製品中偏高的鈉,導致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挑選蛋白質時必須更重質,應選「好吸收蛋白質」,因此工作繁忙、牙口或食量差的民眾,也可選擇飲用罐裝營養補充品,建議選擇具有醫學實證,經多項臨床研究的全球性品牌,更能輕鬆累積免疫力存摺,也避免來路不明的產品。

【延伸閱讀】

居家防疫避免肌少症 坐姿訓練6式天天做

全身無力不能跳? 小心肌少症悄悄上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8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學五年級的男童,小三時右眼近視度數125度,視力0.6,左眼遠視50度,視力1.0,然而右眼的近視度數卻逐年增加,二年之後右眼近視度數達350度,裸視視力僅有0.1,但左眼仍維持遠視,視力1.0。右眼點散瞳劑治療也不見成效,且視差過大無法配戴有框眼鏡,視力不平衡,常側著頭...

閱讀詳情 »

生活腳步緊湊,白天早早上班,入夜後加班是家常便飯,面對龐大的工作&生活壓力,唯有「甜食」入口時能讓心情雀躍,珍奶、巧克力、軟糖、蛋糕帶來的短暫愉悅就像抽菸一樣令人上癮,一旦愛上就很難戒掉~不過吃太甜恐造成身體負擔,以下幾種快樂食物有著類似的神奇療癒效果,不妨改吃試看看~   Q:吃甜食會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罹患「五十肩」,一舉手就會痛!一名年約45歲的林小姐,有天突然發現自己左肩疼痛,手舉不高,漸漸的發現自己穿內衣無法順利扣上扣子,也無法梳頭髮,想綁頭髮還要先深呼吸才能動作,甚至睡覺翻身壓到就會痛醒,就醫後才知道自己得了五十肩。40-60歲易罹五十肩 恐與肩膀外傷、手術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慢性腎臟病的病友,應做好飲食控制,若不當節食、禁食,嚴重恐使腎臟功能更惡化!一名60歲楊先生罹患慢性腎臟病,長期接受門診穩定追蹤,但因近來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因而未定期回診,加上擔心亂吃會使疾病惡化,沒想到卻出現營養不良、虛弱、腎臟功能惡化等情況,所幸經回診接受衛教及飲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