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喝太多 臺民眾胃容量普遍被撐大兩三倍|中央網路報

 
吃喝太多 臺民眾胃容量普遍被撐大兩三倍|中央網路報
 常常吃到飽,小心胃被撐大,臺灣肥胖防治衛教學會分析1300多人食物流量表,結果發現,在“吃到飽”飲食文化影響下,近幾年來臺灣民眾胃容量被撐大,胃容量800毫升,普遍撐大兩三倍,變成2000至3000毫升,成為肥胖的主因。

 中新社報導,臺灣肥胖防治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劉伯爾尼指出,健康意識抬頭,許多民眾遵守少油、少鹽、低熱量等飲食原則,卻還是瘦不了,原因在於經常吃太飽、喝太多。

 劉伯爾尼表示,一般人胃容量約800毫升,但如果持續半年以上餐餐吃太多東西,或是飲用大杯手搖杯飲品,就可能將胃容量撐大。一旦胃被撐大,飽足感標準就會上升,總覺饑餓一直想吃東西。

 臺灣肥胖防治衛教學會分析去年10月至今年1月1300多人的食物流量表,結果顯示,儘管飲食習慣偏向少油、少熱量,整體熱量下降,但普遍吃太多,胃體積被撐大兩三倍。

 劉伯爾尼指出,有民眾在過年期間暴飲暴食,與朋友吃自助火鍋,短短一小時內居然吃下5000多毫升食物及飲料,也就是胃體積是常人的五倍,離開餐廳時步伐沉重。

 劉伯爾尼表示,不少上班族習慣在中餐時喝一杯飲料,一個便當加上一大杯冷飲,加起來體積一定超過1500毫升,只要持續半年,胃部就會被撐大。

 要避免胃容量被撐大,劉伯爾尼指出,吃東西一定細嚼慢嚥、不能吃太快,胃部能在兩小時內消化600毫升食物,如果一下子塞進太多食物,胃部無法順利排空食物,胃體積就會逐漸變大。(沈百川編)

 

出處請按此

 

中央網路報 www.cdnews.com.tw

歡迎按讚加入《中央日報網路報》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43歲婦女,產後雖持續工作,但也堅持全母乳哺餵,某次哺乳期間,卻發現左乳房有摸到硬塊,以為只是乳腺炎,不以為意,但持續三個月後卻發現都沒消退,且越來越大,就醫檢查後確診為乳癌,進一步進行第二意見諮詢後,全身檢查發現已轉移至肝臟及骨頭,讓婦人一度不能接受,目前在親友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9歲嚴重暴牙的男童,下顎後縮,上下門齒無法對咬,下顎門牙咬在上顎顎側牙齦,由於經常感到疼痛,家長才帶其就醫。檢查發現,這名男童常有鼻塞及睡覺打呼情形,嘴巴呈習慣性張開以利口呼吸。經過睡眠中心評估有輕度睡眠呼吸障礙,經由使用肌功能矯正裝置,配合呼吸運動,經過一年配戴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有一名3歲半的小華,剛進幼稚園小班1個月,總是自己一個人玩車輪子,不參與其他活動。當老師和同學接近想要找他說話時,就低頭不理會。不論是上課或休息時間,小華常坐不到1、2分鐘就起來走動,甚至跑出教室,沿著校園裡小池塘跑。在老師多次建議之下,媽媽帶著小華來到兒童精神科門診。...

閱讀詳情 »

認真抗病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模範病友,一定知道達標治療,但臨床症狀達標只是第一步,更進一步、卻常被忽略的,是尋求體內免疫系統維持穩定的「免疫達標」。 由於體內長期處於慢性發炎及免疫失調狀況,除了造成關節不可逆的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還會引發關節病變之外的併發症,像是心血管疾病、乾燥症等,「中山附醫的研究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