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總不理人恐是發展異常警訊

幼兒總不理人恐是發展異常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一名3歲半的小華,剛進幼稚園小班1個月,總是自己一個人玩車輪子,不參與其他活動。當老師和同學接近想要找他說話時,就低頭不理會。不論是上課或休息時間,小華常坐不到1、2分鐘就起來走動,甚至跑出教室,沿著校園裡小池塘跑。在老師多次建議之下,媽媽帶著小華來到兒童精神科門診。醫師發現,小華社會情緒發展的確有狀況,難理解他人感受、與人互動困難,也幾乎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在做什麼,自己還有儀式化行為及特別的玩遊戲方式。

是個性還是發展異常警訊?

收治這名小華的成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紀美宏醫師表示,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落後,或該講話卻不太會說話時,一般均可輕易察覺不對勁。然而,當孩子1歲半開始牙牙學語了仍不搭理人、不模仿大人動作,3歲已能聽懂大人指令卻總是聽而不聞,5歲了依然難以安靜坐著、動個不停、情緒爆衝等等,一般家長多會認為是個性使然,或是小孩沒教好,卻很少認為是發展異常的警訊。

團體心理治療學習互動溝

在紀美宏醫師建議下,小華的媽媽帶著小華參加由心理師帶領的團體心理治療,學著怎麼和小華互動溝通、玩遊戲、建立生活常規。半年過後,雖然小華還是比較「慢熟」,但已可以跟上同學步調,自己吃飯、收拾東西、一起玩軌道車子,有時回家還會主動找媽媽一起看故事書、跟媽媽講學校發生的事情,甚至在母親節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各年齡的行為重點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溝通及與人溝通的方式各有不同,紀美宏醫師指出,依年齡來分的行為重點可供參考:

1歲前後:已有分辨、對照顧者及陌生人做出親疏反應的能力,能享受與人之間的情緒交流,有模仿行為,也有主動引起他人注意及表達需求的非口語溝通能力。

3歲左右:已能察覺旁人的部分情緒及手勢動作並做出回應、對參與他人活動有興趣,遊戲內容是有想像性、互動性及扮演成分的,如扮家家酒,並能理解且遵守簡單的團體規則,也可以透過安撫、轉移注意力來調節情緒。

6歲前後:可以自在參與同儕活動,合作、分享並配合團體規範,運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能力處理問題及調節情緒,並能清楚表達需求。

因此,若幼兒成長過程中未出現該年齡層應有的社會情緒行為表現,應儘早接受專業人員之評估,以及早釐清原因和接受應有之療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3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士林健康服務中心好貼心!為幫助獨居長者按時服藥、正確用藥,避免重複用藥等情形,台北市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在地社區藥局提供「到宅藥事照護服務」。由社區藥局藥師直接到府檢視服用藥品,提供長者正確用藥的觀念,並針對重複用藥情形,開立評估建議單,建議醫師調整用藥。目前共有26位多...

閱讀詳情 »

    最近應該很多人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從之前塑化劑爆發之後,最近更可怕的就是「毒澱粉」!原本只是以為毒澱粉只用在粉圓等飲料上,但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涵蓋的範圍愈來愈廣,所有吃的幾乎全部淪陷!這也讓民眾驚呼:原來這麼多食物中都有添加澱粉!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旗妹」黃米可(本名黃詩婷)在倫敦奧運因裸身披中華民國國旗,為台灣奧運選手加油在網路暴紅,引來正面與負面的批評,演藝工作並沒有因為爆紅而有起色,相較於話題起家的豆花妹蔡黃汝、雞排妹鄭佳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近日卻傳出她進場維修,進行自體脂肪移植隆乳及超音波雕塑馬甲線手術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你是否也羨慕螢光幕上許多師奶殺手的天生麗質呢?像是福山雅治就宣稱是透過每天早晨食用紅豆,以達到保養功效;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指出,保養皮膚應從年輕開始養成好習慣,就無須擔心皮膚老化快速,也不用花錢做臉,就能有效維持皮膚光滑透亮。其實福山雅治背後的努力不只如此,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