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幼兒總不理人恐是發展異常警訊

幼兒總不理人恐是發展異常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一名3歲半的小華,剛進幼稚園小班1個月,總是自己一個人玩車輪子,不參與其他活動。當老師和同學接近想要找他說話時,就低頭不理會。不論是上課或休息時間,小華常坐不到1、2分鐘就起來走動,甚至跑出教室,沿著校園裡小池塘跑。在老師多次建議之下,媽媽帶著小華來到兒童精神科門診。醫師發現,小華社會情緒發展的確有狀況,難理解他人感受、與人互動困難,也幾乎沒有注意到其他人在做什麼,自己還有儀式化行為及特別的玩遊戲方式。

是個性還是發展異常警訊?

收治這名小華的成大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紀美宏醫師表示,當孩子的生長曲線落後,或該講話卻不太會說話時,一般均可輕易察覺不對勁。然而,當孩子1歲半開始牙牙學語了仍不搭理人、不模仿大人動作,3歲已能聽懂大人指令卻總是聽而不聞,5歲了依然難以安靜坐著、動個不停、情緒爆衝等等,一般家長多會認為是個性使然,或是小孩沒教好,卻很少認為是發展異常的警訊。

團體心理治療學習互動溝

在紀美宏醫師建議下,小華的媽媽帶著小華參加由心理師帶領的團體心理治療,學著怎麼和小華互動溝通、玩遊戲、建立生活常規。半年過後,雖然小華還是比較「慢熟」,但已可以跟上同學步調,自己吃飯、收拾東西、一起玩軌道車子,有時回家還會主動找媽媽一起看故事書、跟媽媽講學校發生的事情,甚至在母親節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各年齡的行為重點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溝通及與人溝通的方式各有不同,紀美宏醫師指出,依年齡來分的行為重點可供參考:

1歲前後:已有分辨、對照顧者及陌生人做出親疏反應的能力,能享受與人之間的情緒交流,有模仿行為,也有主動引起他人注意及表達需求的非口語溝通能力。

3歲左右:已能察覺旁人的部分情緒及手勢動作並做出回應、對參與他人活動有興趣,遊戲內容是有想像性、互動性及扮演成分的,如扮家家酒,並能理解且遵守簡單的團體規則,也可以透過安撫、轉移注意力來調節情緒。

6歲前後:可以自在參與同儕活動,合作、分享並配合團體規範,運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溝通能力處理問題及調節情緒,並能清楚表達需求。

因此,若幼兒成長過程中未出現該年齡層應有的社會情緒行為表現,應儘早接受專業人員之評估,以及早釐清原因和接受應有之療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3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炎炎盛夏,除了汗流浹背,雙腳也會因為悶在鞋子裡而流汗,進而容易有腳臭;皮膚科醫師提醒,當出現腳臭,雙腳就極易滋生細菌,也因而會使得香港腳上身,最好是能維持雙足乾爽、透氣,並盡量降低細菌在鞋子裡滋生。一般健康的腳底分佈著高達25萬個以上汗腺,雙腳若因長時間被悶熱的鞋襪所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現代人願意養孩子的人愈來愈少,但願意砸大錢養寵物的人卻愈來愈多!獸醫師提醒,暑假不少民眾都會闔家出遊,家裡有養寵物的也不忘帶狗一起去郊外踏青,但此時飼主們一定要格外注意蚊蟲叮咬和寄生蟲的問題。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指出,跳蚤、壁蝨和心絲蟲是寵物...

閱讀詳情 »

原料:蓮子、百合各60克,銀耳28克,冰糖240克。制法:1.蓮子、百合、銀耳均加工洗淨,加冷水泡軟。2.泡軟後加清水640克,​​放冰糖,入籠蒸熟即可食用。3.分2次服用,每日1~2劑。效用:補益脾胃,養心生津,養心安神,抗癌防癌。說明:凡腫瘤病人食慾欠佳,營養不良,食後脘脹,心悸不安,夜眠多夢...

閱讀詳情 »

最近的一些詳盡的關於長壽方面的科學研究顯示,我們可以幫你把死神遠遠地拒之門外。當然,我們不可能讓你奢望長生不死,但我們起碼可以讓你活得更科學,也更健康。 到海邊去曬太陽可以使你增加3.3歲 經常見不到陽光的人可能會發生很多危險。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係的一項情感障礙研究顯示,缺少光亮可能導致抑鬱症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