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藥顧胃? 當心腸胃細菌過度增生

吃藥顧胃? 當心腸胃細菌過度增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調查發現,民眾普遍存在著「吃藥傷胃」之錯誤觀念,不少民眾就醫都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胃藥,希望減低對腸胃的傷害;但是,長期服用胃藥會使胃內酸鹼值升高,胃酸變少,反而造成腸胃細菌過度生長。如果腸胃不適,還是盡早就醫為妙,別再盲目買胃藥吃。

根據IMS資料發現,去年國人總共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就高達17億顆以上,金額超過13億元!以單顆藥厚度0.2公分來換算,國人每年服用的制酸劑,疊起來高度約為6,693座101大樓。另外,根據調查顯示,近2成的民眾,在最近3個月內至少服用1次以上之胃藥,近3成民眾會主動要求另外再開胃藥,其中40至59歲中高齡民眾,更高達3成5。

調查發現,2成民眾會根據親友建議或廣告印象自行購買胃藥來吃,2成民眾甚至不會詳細閱讀藥品使用說明書;此外,高達7成民眾對於使用制酸劑長期風險不清楚。食藥署表示,長期服用胃藥會使胃內酸鹼值升高,胃酸變少,反而造成腸胃細菌過度生長;民眾如果有腸胃不適症狀,在服用制酸劑3天後仍不見好轉,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持續使用。

民眾往往忽略用藥的風險,錯誤的用藥行為可能對身體造成負擔,食藥署呼籲,使用藥品須遵守五要原則,「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藥師」,以及五不原則「不要求、不併用、不長期、不刺激、不亂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29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慢性病患得長期服藥控制病情,但礙於疫情緣故,讓許多患者不敢進出醫院,卻又擔憂藥量越來越少影響病況,為了讓慢性病患,甚至代為取藥的家人不用進出醫院,多份安心,衛福部彰化醫院啟動電話問診,讓病情穩定的慢性患者透過與醫師電話通話,由醫師開藥後,直接在大門外櫃檯批價,並於院外的...

閱讀詳情 »

醫院冰冷的氛圍常常是孩子們抗拒醫院的理由,如果醫院能像遊樂園一樣溫暖輕鬆,也能讓孩子們減少緊張與不安。台北市敦化北路的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有兩層樓的友善空間,由執行長曾郁嵐Elain與院長曾清祥醫師Tony攜手斥資台幣兩千萬規劃打造,有5大專科醫師聯合駐診,擁有多元嶄新的0-6歲兒童健康管理與整合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疫情嚴峻,新竹臺大分院爲快速佈署防疫工作,繼109年7月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工研院)聯手合作於生醫醫院竹北院區急診室戶外設置「組合屋戶外篩檢站」與「正壓檢疫亭」後,27日雙方共同研發合作的「正壓檢疫亭」於竹東院區正式啟用,以全面提升採檢量能、落實分艙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