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黑芝麻真的能讓頭髮變黑嗎?想不到真正能幫你把白髮吃成黑髮的食物是....

一頭烏黑亮麗的毛髮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願望。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精神負擔、工作壓力的增大、以及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常常導致頭髮變白的人越來越多。網傳多吃黑芝麻、黑豆、何首烏能讓頭髮變黑,這是真的嗎?防止白髮的出現,在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吃黑芝麻真的能讓頭髮變黑嗎?想不到真正能幫你把白髮吃成黑髮的食物是....

為什麼會有白頭髮?

頭髮的基本化學成分是角蛋白、黑色素和痕量的金屬元素。我們擁有黑色頭髮正是因為黑色素的存在,而黑色素的生成離不開酪氨酸酶,如果這種酶及其相關蛋白質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就會減少,色素沉著減輕,就可能導致頭髮變白。

現代醫學普遍認為,父母遺傳、精神高度緊張、不良飲食習慣所導致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環境污染等都是導致白髮增多的常見原因,此外,甲亢等疾病也會導致頭髮變白。當然,如果是老年性白髮,是無需治療的。

缺乏哪些營養物質會導致白髮?

如果平時飲食不均衡,很容易導致一些營養素的缺乏,而缺乏某些營養素則可能導致頭髮變白,比如維生素B1、B2、B6、B12、生物素、葉酸、泛酸等B族維生素,鐵、銅、鋅、鈷等微量元素,或蛋白質等人體必需營養物質。

多吃黑芝麻、黑豆等黑色食物就能使頭髮變黑嗎?

通常,超市賣黑芝麻糊的阿姨,或是理髮店的師傅都會告訴您,多吃黑芝麻能讓您的頭髮保持烏黑亮麗哦。的確,黑芝麻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多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它們能為黑色素的合成提供原料,此外黑芝麻種皮中含有黑色素,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等功能。但是,白頭髮問題不是靠吃某些黑色食物就能解決的。更為重要的是,應在平常的飲食中,多注重營養的全面和均衡。

吃何首烏治白髮的做法值得提倡嗎?

何首烏是一種中藥,含有二苯乙烯苷、蒽醌和磷脂,以及澱粉、粗脂肪和多種微量元素。有生品和炮製品兩種,在藥典中均有記載,後者的傳統用途之一就是用來治療“鬚髮早白”。然而,我國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中通報: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等可能會增加此風險。它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厭油等)、黃疸表現(尿黃、目黃、皮膚黃染等)、實驗室檢查異常(膽紅素及轉氨酶升高等) 。因此不推薦口服何首烏或何首烏製品來治療白髮,尤其是不經指導自行盲目服用。

怎樣預防白髮的產生?

1.飲食多樣化,均衡營養。

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魚蝦類、瘦肉類、奶類、蛋類、豆類等,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B族維生素的主要食物來源:各種肉類、奶類、蛋類、內臟、堅果類、豆類、全穀類、深綠色葉類蔬菜及水果等;

銅的重要食物來源:堅果(如巴西堅果和腰果)、種子(如葵花籽)、牡蠣、鷹嘴豆、肝等;

鐵的重要食物來源:黑木耳、紫菜、芝麻醬、鴨血、黑芝麻、豬肝、口蘑、扁豆、豆腐皮、海參等;

鋅的重要食物來源:貝殼類海產品(如生蠔、扇貝)、紅色肉類(如山羊肉)、肝、以及燕麥、花生醬、花生等;

必要時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相關營養補充劑的補充。特別注意的是,應盡量避免過量吃單一種的食物,如黑芝麻,雖然它的微量元素含量豐富,但同時也含有不少草酸和植酸,影響吸收率,最好能和肉類一起搭配吃。

2.保持良好的飲食、生活和作息習慣。

如不暴飲暴食、挑食偏食,不抽煙、酗酒,不熬夜,同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3.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緊張,拒絕憂傷憂慮。

4.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洗護產品,少染髮、燙髮。

化學性染髮劑通常會損傷髮質、或是引起過敏,甚至有潛在的致癌作用。此外,染髮對於白頭髮是治標不治本的。為了健康,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染髮劑,同時應盡量減少染髮次數。

5.適當進行頭部按摩,能夠刺激頭皮內毛細血管及毛囊,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腺體正常活動。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漸涼,又是流感的流行期!疾管署宣布,10月1日起,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今年公費接種新增50歲以上成人,已採購600萬劑疫苗因應,呼籲民眾及早接種、預防流感。 流感季節又來了 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指出,每年12月底至隔年3月是流感高峰期,一旦感染流感症狀較感冒嚴重,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針對醫師納入勞基法問題,立法院進行朝野協商,在野黨傳出提前入法,時代力量希望提前到2018年,國、親兩黨甚至擬提前到明年。對此,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認為,要解決醫師過勞問題,應調整頭重腳輕的醫療體系,先做好強化分級醫療、施行論人計酬。 2019年醫師納勞基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我痛到睡不著!沒睡飽,疼痛怎麼會好?」醫師在門診中有時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英國華威大學研究發現,如果想讓患者舒緩慢性疼痛,睡眠是重要關鍵,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或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睡眠困擾。 認知行為療法 打破惡性循環 英國華威大學精神學系睡眠與疼痛實驗室研究團隊研究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來不少民眾為了「抓寶」,在街頭猛衝狂奔,一個不小心發生扭傷,甚至跌倒、摔傷。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曾有患者腳踝扭傷後,以熱敷消除腫脹,卻加重疼痛感,甚至產生水泡才就醫。 冰熱敷使用時機大不同 「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呢?」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疑問。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