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睡得好 慢性疼痛就能緩解

睡得好 慢性疼痛就能緩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我痛到睡不著!沒睡飽,疼痛怎麼會好?」醫師在門診中有時會聽到這樣的抱怨。英國華威大學研究發現,如果想讓患者舒緩慢性疼痛,睡眠是重要關鍵,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或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睡眠困擾。

認知行為療法 打破惡性循環
英國華威大學精神學系睡眠與疼痛實驗室研究團隊研究發現,背痛、纖維肌痛症、關節炎等慢性疼痛常讓患者對失眠、疼痛產生負面連結,說不定可以透過認知行為療法打破這種負面連結。

研究學者以斯帖‧阿佛拉盧研究團隊訂出一套評分標準,可針對長期、慢性疼痛患者測量睡眠、疼痛之間的想法關聯性,並了解這些人的睡眠品質好壞,這項評分量表可幫助探索睡眠與疼痛之間的惡性循環關聯性。

睡得好 有助舒緩疼痛
研究顯示,透過這套量表評分,可以預測患者失眠、疼痛程度,患者睡眠品質較佳、睡得比較好,便能大幅減緩疼痛症狀,特別是接受短療程認知行為療法的患者,更是如此,無論是為了疼痛,還是為了失眠接受認知行為療法治療,都能獲得好處。

研究作者指出,這項研究提供醫療人員一些方法,幫助了解患者對於睡眠、疼痛的想法,研究也證實,認知行為療法對於有失眠困擾的慢性疼痛患者,確實有效。

新評估工具 同時處理兩項問題
以斯帖‧阿佛拉盧解釋,近來精神科、心理師針對慢性疼痛治療,多以疼痛管理為主,很少將重點放在睡眠,但醫界開始發展一些治療方式,可以同時處理疼痛、睡眠問題,這套評估量表可做為臨床診斷工具,幫助醫療人員評估、追蹤患者接受治療後的改善情況。

錯誤想法 反讓症狀加重
研究資深作者妮可‧鄧指出,一個人的想法的確可能對情緒、行為,甚至生理造成直接、間接影響,因此對於睡眠、疼痛的想法,也會影響一個人如何處理疼痛、睡眠問題,根據臨床經驗,病人有些想法很健康,也有助減輕症狀,但有些想法就顯得較固執,還可能讓患者產生迷思、誤解,甚至會讓失眠、疼痛更惡化。而新評估工作可讓醫療人員快速釐清患者想法,進而找到真正問題所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70歲的美鳳(化名)因胸口疼痛、身體虛弱至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肋膜積水嚴重,確診為肺腺癌晚期,經EGFR基因檢測突變為陽性反應,立即投以不可逆標靶藥物作為第一線治療,兩週後不僅肋膜積水消退,肺部腫瘤也明顯縮小。但就在美鳳經治療體能狀況逐漸改善之際,她先生卻同樣因肺癌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人想要保有年輕容貌,天天塗塗抹抹保養品,定期做醫美療程,其實日常飲食習慣也要改變。皮膚科醫師提醒,日常飲食少吃含糖食物,有助延緩老化,皮膚膠原蛋白流失少,皺紋也能跟著變少。肌膚飽滿緊緻 膠原蛋白是關鍵嬰兒肌膚光滑且飽滿緊緻,就是膠原蛋白的功勞。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擁有一口美齒很簡單!不少人都有牙齒美觀的問題,像是經常喝茶、喝咖啡的人,牙齒顏色容易灰灰黃黃,或是蛀牙、跌倒造成的牙齒缺角,過去想要做牙套修飾,可能需要等待一星期;如今,透過牙科數位新技術,牙醫師使用數位全彩口腔掃描儀及全瓷牙冠研磨機,一天內就能打造專屬全瓷美齒,擁有潔...

閱讀詳情 »

過了一個年,經歷一週的大魚大肉,心情是愉悅了,但我就問一句,身材有變化嗎? 我先回答,我不但沒胖,還瘦了。 我沒有禁食,過年怎麼可能不吃,但我有幾個祕訣,都是簡單的習慣,改變了就能怒吃不胖,說不定還能瘦,以下就是我要分享給大家的秘訣:   不要餓肚子 是的,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減肥的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