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善用策略 面對壓力不用怕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你是如何面對壓力呢?其實不管是求學、工作等,隨時都有可能承受程度不一的壓力;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醫師王俸鋼指出,除了盡量讓自己放鬆心情,舒緩壓力,也能透過幾種策略,有效對抗壓力。

醫師王俸鋼進一步說明,像是利用社會支持系統,包括親朋好友、社會資源、政府單位等,都是利用且尋求協助的對象,且也應採以問題導向的方式解決,在面對壓力時,透過條列式的分析以及比較,幫助自己決定方向。

另外,維持良好的內在自我控制也是關鍵,懂得隨時自我調整的人,在面對壓力時,相對會有較高的成就;王俸鋼說,壓力來臨時,應鼓勵自己勇敢去面對現實,進而去建立自信心,採以正向態度鼓勵自己,不但能戰勝壓力,也有助於提升抗壓性。

民眾也可充分發揮幽默感,可有效減少負面認知,轉化壓力幫助自己面對現實;王俸鋼呼籲,平時多做運動,也是有效因應壓力的方法,找到屬於適合自己對抗壓力的方式,就不用再害怕時時刻刻都活在壓力鍋裡,喘不過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半數感染者不知用藥與增加體重有關聯!依據最新修訂的美國愛滋病毒指引,已針對部分藥物類別標註提醒醫師和感染者注意。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表示,體重增加可能多方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藥物問題,如果出現用藥的疑慮或擔心,感染者切勿擔憂體型、三高、新陳代謝等問題自行停藥,應...

閱讀詳情 »

      陳宇恩/採訪報導 走路反應心肺功能 免疫疾病族群當心肺動脈高壓 許多人以為行走能力變差,走不遠、走路容易喘或是走路速度變慢,只是單純老化造成的衰退,然而,若本身為自體免疫疾病相關患者,就該留心潛在疾病「肺動脈高壓」。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70歲的李奶奶罹患白內障需要開刀,但因本身有閉鎖型青光眼,長期點眼藥控制,造成瞳孔極小,即使點了散瞳劑也只有3mm,加深了手術困難,幸好透過「精準微脈衝囊袋切除術」輔助,將高難度的撕囊技術僅0.004秒即完成切口,知名眼科醫師童逸楨表示,前囊切口是最關鍵的步驟,有第一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早晚溫差越變越大,身體易著涼,鼻過敏、上呼吸道感染、腸胃腹瀉等秋季好發的疾病紛紛出籠。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提醒民眾,不只要小心著涼感冒,也要小心腸胃著涼,最好不要再喝冰水冰飲,而身體要進補,可以慢慢採取冬天進補的方式,但天氣不冷就要降低補藥的分量,以降低熱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