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喝太多雞精 當心傷腎

喝太多雞精 當心傷腎(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走進熱鬧繁華小吃林立的夜市街頭,有人大口喝著啤酒,大口吃肉,再往前走,有人左手拿著一杯珍奶,右手捧著一包鹽酥雞,營養過剩的今日,人們是否適合補充高營養的保健產品?這些營養食品吃下肚後,對健康是加分還是減分?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而言,尤其在身體疲累、熬夜後、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渙散、抵抗力弱時,天天來一瓶雞精,成了許多人的錦囊妙計,然而,卻很少人告訴你,事實上有一大群族群並不太合適喝雞精!

雞精如超級營養液 有利健康卻也可能傷身

分析雞精的營養成分,不難發現這一瓶又一瓶的深褐色液體,具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胜肽、核苷酸等營養精華,對於修復受損的組織,有著良好的功效,其背後更有國外的研究背書撐腰,使雞精宛如超級營養液,然而另一方面,雞精卻有著高普林、高鉀、高蛋白的負擔,對擁有慢性腎疾病、痛風患者而言,雞精恐反轉成有害的毒藥。

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劑師紀美琴指出,慢性腎疾病患者喝雞精,有兩種問題,第一,雞精蛋白質過高,會加重腎臟負擔;第二,雞精鉀含量也高,同樣對身體有害。她說,慢性腎臟疾病分為五期,即使是較輕微的一至三期,倘若在不自知的情況下,每天都吃下高鉀高蛋白的食品,再怎麼輕微的慢性腎臟疾病,都有惡化的可能。

百萬人慢性腎疾病不自知 再喝雞精恐傷腎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統計指出,我國患有慢性腎疾病的人,高達兩百萬人以上,然而卻僅有不到4%的患者有自覺,數據落差之大,令人驚訝,若這些未自知的腎疾病病患,天天再喝下高鉀高蛋白的雞精,必定成為未來的健康隱憂,替腎臟疾病的惡化,埋上導火線。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說,大部分的慢性腎疾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腎臟早已出現問題,倘若再喝雞精,將讓病情惡化,「有泡泡尿、雙腿常水腫很可能腎臟出問題,」顏宗海憂心指出,慢性腎疾病初期的症狀不明顯,但身體出現這些異常,就得要多加留意,可能並不合適再喝雞精,且須盡快接受檢查。

「其實大多數的人都不需再額外喝雞精,」紀美琴坦言,現代人營養過剩,其實並不需再補充多餘的保健食品,雖雞精的確對身體保健有輔助的效果,但僅限於生產完後的婦女、剛動完手術的病人,有助於術後恢復,補充營養。端看現代人吃太好,營養早就過剩,若天天一瓶雞精,恐怕將造成身體無形的負擔。

此外,尿酸過高、痛風患者同樣也不適合喝雞精,紀美琴表示,雞精含有高普林,雖尿酸與痛風病不一定相關,但有痛風的患者,尿酸一定過高,提醒早已知道自身有痛風毛病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年長者營養是健康的重要關鍵。長者不僅可以透過飲食調理健康,民眾聚會烤肉食用太多肉品,正好優格可以促進腸胃健康。 家人一起做水果優格 增進家庭關係 台南市立醫院翁詩雲營養師,準備營養健康又清爽的「水果優格」,教導親自動手做。「水果優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現代人飲食西化、缺乏運動,不只延伸出肥胖、三高慢性疾病及代謝症候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更值得重視,目前已逐漸成為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療金三角:運動、減重、飲食 成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蔡珮瀅表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指未過量飲酒:男性每天酒精攝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柚子的「柚」與「佑」諧音,視為保佑的好采頭。中秋佳節是家人或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賞月的溫馨時光,柚子常成為必備水果。然而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柚子與葡萄柚同是芸香科植物,柚子含有與葡萄柚相似的「呋喃香豆素」成分,服藥時要留意可能會發生交互作用,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6大類藥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每逢中秋佳節闔家團圓,烤肉、吃月餅是必備的慶祝方式。然而許多研究證實,食物在高溫長時間燒烤下,會產生致癌物質、有害健康。 糖尿病、高膽固醇等5大族群 中秋飲食撇步 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林瑋涵表示,門診常遇到因慶祝節日,大吃大喝導致血糖升高、膽固醇失控就診的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