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推廣每人每天至少要吃 400公克、5種不同種類的蔬果,你做到了嗎?亞洲蔬菜中心專家建議,現代人如果沒有時間吃這麼多種,應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蔬果吃,其中便宜又好吃的地瓜葉是最佳選擇。
亞蔬中心副研究員楊瑞玉最近配合聯合國的這項推廣,針對上百種蔬果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其中的營養價值,結果地瓜葉的營養成份居冠。楊瑞玉表示,如果沒有時間準備 5種以上的蔬果,最好選擇吃1大盤地瓜葉,但她強調,多樣化的蔬果攝取,才是對人體最好。
她表示: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 300公克的鮮綠地瓜葉,就能滿足 1個人 1天的維生素 A 、C 、E及鐵的需求,黃色與紅色葉的地瓜葉營養成分雖然比綠色低,但其抗氧化物的含量,較一般日常食用的蔬菜高 5 到 10倍,紅色葉又富含花青素,有抗氧化效果,而所有的地瓜葉都含有多量的酚,具有抗氧化及抗癌性。楊瑞玉指出,地瓜葉中還含有dicaffeoyl quinic acids成分,這種成分對愛滋病患者來說,合併藥物治療能提高治療的效果。亞蔬中心針對地瓜葉的營養成分進行動物實驗,目前進行中。
強肝解毒妙方:
摘錄自天然果菜 集: 肝臟不好的 人,大多飲食不知如何選擇而引起肝功能不良, 長久累積而產生肝臟循環不 良, 以致於無法改 善,而一發不可收拾......妙方如下…
1 . 蕃薯葉:大約半斤左右洗淨。
作 法:鍋底放下適量的水,待滾後放下 蕃薯葉,三分鐘左右撈起,加些嫩薑、滴下數滴香油 (橄欖油);再加些 鹽,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保肝佳 餚。
2. 空心菜: 大約半斤左 右;洗淨。
作法:與蕃薯葉相同…
地瓜養生,小心養肉! ~ 以地瓜葉取代地瓜~更好的選擇
懷舊養生食品「地瓜」,近年來成為最受歡迎的防癌抗老食物,營養師指出,地瓜富含維生素A、膳食纖維,卻有熱量過高的問題,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也能獲得相同的營養成分。台灣吹起地瓜養生風,甚至成了防癌的新星,台安醫院營養師 林佳姿指出,地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提升免疫力,濕潤乾燥的黏膜組織,皮膚、呼吸黏膜、腸胃道疾病都可以改善。
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會有眼睛乾燥的問題,吃地瓜也可以滋潤眼睛黏膜,難怪科技新貴也在「瘋地瓜」。此外,地瓜中豐富的維他命A還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被當作養生食物,地瓜可說是當之無愧。不過,林佳姿指出,很多人都忽略地瓜是澱粉類食物,熱量非常高 ,一份地瓜熱量高達 124 卡,240克地瓜的熱量,等同於一碗白飯,但很多人把地瓜當作零嘴吃,不知不覺中攝取太多熱量。吃地瓜也容易影響血糖,糖尿病患最好避免吃地瓜。
怕胖的人,不妨以地瓜葉取代地瓜。地瓜葉含有的維他命A,不遜色於地瓜,而且膳食纖維更高,地瓜有的好處,地瓜葉通通有,熱量又比較低。林佳姿說,地瓜葉的熱量只有地瓜的四分之一,豐富的纖維質,卻可以讓人有飽足感,注重養生又怕胖的人,地瓜葉將會是更好的選擇!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dic 佳龍油墨aff 交友網站caffe 膠囊地瓜熱量 100g麥芽糖醇 糖尿病提升免疫力嘴破 維他命果寡糖 糖尿病眼睛乾 隱形眼鏡喝飲料 糖尿病花青素 原花青素志聖補習班 營養師葡萄籽油 橄欖油普洱茶功效 糖尿病養身紅心地瓜熱量 100g如何提升免疫力嘴破 維他命c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提升免疫力的食物提升免疫力方法提升免疫力中藥提升免疫力食譜提升免疫力保健食品提升免疫力食品提升免疫力茶飲
相關推薦
新增4名境外移入 旅法國人當地核酸檢驗4陰回國確診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境外肺炎持續確診,今(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3名本國籍與1名菲律賓籍民眾,分別由法國、英國、德國、菲律賓入境,3名國人在回國前都有出現身體異狀,菲律賓籍民眾則持有3日內病毒檢驗陰性報告,分別在入境與檢疫期滿前採檢確診,目前已在醫院隔離治療中。 指揮中...
閱讀詳情 »女童鼻血不止四肢出現紅斑與瘀青 紫斑症嚴重恐奪命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今年8歲的小玲因為一連好幾天流鼻血,且四肢開始出現佈滿紅色斑點和局部不規則的瘀青,趕緊送急診檢查後發現血小板數目極低,確診為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因而住院接受治療及觀察。經服用類固醇後,症狀消失,血小板恢復到正常數值,目前平安出院,僅須定期回診追蹤。 中國醫藥大學兒...
閱讀詳情 »癌友體重要斤斤計較努力維持 國健署:均衡飲食這樣吃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飲食不健康、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這些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如果能夠攝取6大類食物,並養成少油、少鹽、少糖等飲食習慣,配合運動,就能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 什麼是正確均衡飲食?國健署提醒,依照現行健康飲食指引,每日飲食中,糖攝取量...
閱讀詳情 »肥胖與糖尿病密不可分! 遠離「糖胖症」這件事一定得做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平約每四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病人若合併第二型糖尿病,可稱為「糖胖症」;這類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容易併發心血管、腎臟病等疾病。肥胖導致糖尿病 微創胃繞道手術成功降血糖53歲的彭先生有糖尿病家族病史,媽媽和姊姊都是資深糖友,他在10年前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