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泡泡尿=腎出問題? 醫:先等10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男性常認為尿尿有泡沫,是不是腎出現問題?醫師表示,有泡泡尿代表尿素偏高,可能與吃太多肉類或水喝太少有關,或因男性從高處往下的排尿方式而影響,導致尿液的表面張力活性改變,造成泡泡變多。一般而言,泡泡尿維持3至5分鐘為正常;若超過10分鐘以上,建議至醫院進行尿液檢查。

「尿蛋白為判斷發生尿毒症的重要指標,」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林秉熙指出,根據研究顯示,無尿蛋白的腎臟病患者,7年內發生尿毒症的機率為1000分之1;反之,有尿蛋白的患者,面臨洗腎的命運則相對快速。

林秉熙表示,除了透過檢視小便的泡沫久久不散,判斷是否罹患腎臟病外,包括下肢及眼皮出現水腫、高血壓,以及臉色蒼白、易喘、容易疲倦等貧血症狀,都是罹患腎臟病的徵兆。建議民眾利用「泡(泡沫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5字訣,留意是否罹患腎臟病。

另外,林秉熙也提醒糖尿病患者,每年應進行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以及眼底鏡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腎臟及眼睛病變,並及早治療。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8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奇怪……為什麼腹股溝鼓鼓的、還隱隱作痛呢?」如果你也有相同困擾,小心!你有可能「脫腸」了!根據統計,俗稱脫腸的「疝氣」好發於男性,成年男性疝氣的發生率更是女性的10倍!若沒有進行手術治療,不只容易影響日常生活,嚴重者甚至會因腸壞死引起腹膜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近期有媒體報導「DR.WU 粉餅被驗出含鋇(Barium)毒」,造成民眾議論紛紛。食藥署表示,鋇並非致癌物,倘若化粧品中含微量的鋇,塗抹於體表並不易透過皮膚角質層進入人體,請民眾不必過度恐慌。食藥署解釋,鋇(Bar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以各種不同化合物存在於自然界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施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在移除筆型針頭時,常因針頭回套而有針扎風險,也容易因不確實的回收觀念,導致未能妥善依醫療廢棄物處理。為此,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創新小組發揮巧思,以寶特瓶蓋打出適當圓孔,利用摩擦力卸除針頭,避免針扎;此一創意發明更因此獲得全國創新獎項。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

閱讀詳情 »

【早睡早起身體好】    晚上9-11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該安靜或聽音樂。    晚間11-淩晨1點,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淩晨1-3點,膽的排毒,亦同。    淩晨3-5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