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由於受環境污染、不良生活習慣和遺傳等因素影響,癌症高發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根據中國2013年1月發佈的《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約8550人中招,每分鐘就有近6人被診斷為癌症。早發現、早治療是對抗癌症的最佳手段,但我們有必要提前知道,癌細胞最喜歡找哪類人。

 

肺癌
長期大量吸菸的人;長期接觸油煙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吸菸是誘發肺癌的罪魁禍首。統計表明,10個死於肺癌的患者中,有9個是菸民。袁鳳蘭指出,每天吸菸20支以上,連續超過20年,最易誘發肺癌。經常被迫吸二手菸的人,患癌幾率也相對較高。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研究發現,中青年女性長期接觸高溫油煙,會使其患肺癌的危險增加2~3倍。上海另一項長達5年的調查顯示,常在路邊吃煎、炸食物的人,患肺癌的危險性是其他人的3倍。

  建議:菸民戒菸,公共場所全面禁菸。45歲以上有吸菸史的人每年做1次防癌體檢。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主任支修益說,為減少廚房油煙傷害,要少做高溫煎炸食物,從事廚藝30年以上的中老年婦女要重視定期體檢。

  

 

胃癌
有胃潰瘍還愛吃剩飯剩菜的人;酗酒的人;愛吃醃製食品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胃潰瘍等慢性胃病患者得胃癌的幾率比其他人高。本就有這些疾病的人如果還總吃剩飯剩菜,其中潛在的細菌可能誘發胃癌。酗酒者也應警惕,因為酒對身體的傷害是全面的。北京腫瘤醫院沈琳教授表示,喜吃高鹽飲食、醃製食品,特別是沒醃透的食品的人,胃癌患病率相對較高。

  建議:多吃綠、黃色蔬菜;少吃咸、醃、乾硬、發霉的食物;限酒;40歲以上的男性、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病史,且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應定期查體。

 

 

食管癌
愛吃燙的人;吃飯過快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長期吃得過快、過燙或飲酒,都可能反覆灼傷或損傷食管黏膜,使其長期處於修復狀態,從而產生癌變。有統計數據顯示,在食管癌患者中,平時喜好熱食熱飲者佔90%以上。

  建議:直系親屬中有食管癌患者的人,要定期體檢;平時儘量避免吃得過快、過粗,食物溫度最好在40攝氏度以下。

 

 

肝癌
嗜酒的人;有基礎肝病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喝酒最損害肝臟,長期大量飲酒會使肝細胞反覆受損,導致肝硬化,而由肝硬化轉化成肝癌的比例高達70%。肝癌還有兩個重要致病因素,即病毒性肝炎和黃曲黴素,後者多出現在黴變食物中。

  建議:接種肝炎疫苗,有肝炎者要特別重視限酒,並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如不吃黴變食物等。

 

 

腸癌
吃肉過多的人;久坐不動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腸癌與糖尿病、高血壓等有著近似的基因發病機制。反映到生活方式上,主要是常年吃肉過多、缺少膳食纖維攝入;久坐少動、不按時排便等。肥胖者更易中招。

  建議:少吃多動。少吃油炸、煎炸、醃製食品,每週吃紅肉不超過1斤;適量增加運動量,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乳腺癌
40歲以上未孕未哺乳的人;常吃避孕藥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在女性高發癌症中,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為第一。誘發乳腺癌的原因主要有晚婚晚育、頻繁吃避孕藥、大量接觸有類雌激素作用的化學品(如化妝品等)、精神壓力大等。

  建議:女性應多吃素食;最好哺乳到孩子6個月大;有乳癌家族史、40歲以上未孕、超重的女性每年應做1次體檢和早期乳腺癌篩查。

  

 

甲狀腺癌
接受放射線過多的人;攝入碘過多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甲狀腺癌的誘因目前不明,但甲狀腺對放射環境敏感,如醫療檢查時的放射線,自然界的放射線等。此外,碘攝入過量也會有影響。

  建議:要有防護意識,儘量少接觸輻射大的物品;女性、有甲狀腺癌家族史、沿海地區居民等甲狀腺癌高發人群,每年至少體檢1次。

 

 

宮頸癌
性生活混亂的人

 

堅決不做「癌症候選人」全攻略!趕快收藏!(歡迎分享)

  中國目前每年新發宮頸癌病例有10萬人,佔全球病例的1/5。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它的最大病因。在生活方式上,過早開始性生活,多個性伴侶等性生活較混亂的人屬於高發人群。

  建議:預防宮頸癌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宮頸癌疫苗,有慢性宮頸疾病者要積極治療。生活上則要防止不潔性行為。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想要穿衣服舒適又好看嗎,但常常卻又擠不出時間去健身房健身,其實只要在家就能辦得到;健身教練出身的演員林冠宇表示,不管是新手或是健身老手,只要懂得運用啞鈴就能鍛鍊到全身肌肉,且即使沒有啞鈴也沒關係,也能拿背包、裝滿水的水壺或是裝滿物品的提袋等替代,只要手拿得住且確保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台灣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每年更有約17萬人死於癌症。為提升民眾對於癌症的重視及警覺,台灣腸癌病友協會舉辦第3屆「為癌而跑」公益活動,希望藉此讓更多癌友與民眾了解運動的重要性,進一步達到推廣全民齊抗癌之目標。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表示,活動除了傳遞健康理念,更期許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37歲健身網紅教練「筋肉爸爸」,自身沒有三高病史,卻在中秋節突然中風,幸好緊急就醫,搶救順利,目前正積極復健中。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鄭建興說明,「腦中風送醫時間」為救治的關鍵,症狀發生後最慢應於4.5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才能將傷害降至最低。   據統計...

閱讀詳情 »

「天呀!真的是我得癌症嗎?」、「我還有機會成為媽媽嗎?」一名42歲的陳小姐,是一個開朗負責任的護理師,因為左腹越來越大,以及腹部疼痛外院就醫,轉到台中榮總確診為卵巢癌,術後繼續接受六次化學治療,完成第一次所有療程。化療後人工受孕  卵巢癌患者迎接新生命臺中榮總婦科主任呂建興醫師表示,陳小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