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汁報48期@ 健康美學【多汁報●健康美學組記者陳嵐/台北報導】【冬令養生甜品】- 活力即食水果燕窩

【冬令養生甜品】- 活力即食水果燕窩

多汁報48期 健康美學【多汁報●健康美學組記者陳嵐 台北報導】【冬令養生甜品】- 活力即食水果燕窩  

蘇丹燕窩概念店進駐台灣,特邀美女中醫師廖婉絨親臨記者會分享燕窩養生的獨門祕帖。

【多汁報●健康美學組記者陳嵐/台北報導】冬令是進補的時節。最近天氣寒冷,受不了手腳冰冷的朋友大吃薑母鴨或麻油雞驅寒,卻發現出現痘痘愈冒愈多,皮膚過敏或是失眠等上火現象。御絨中醫診所廖婉絨院長表示,這是因為現代人多為「寒熱錯雜、氣陰兩虛」的體質,一昧熱補,容易上火。不如改吃荸薺、海參、花旗參、燕窩等滋陰補氣食物。

燕窩自古即名列中國四大補品:蔘、茸、燕、桂之列,性味甘平,滋陰補氣。廖婉絨醫師表示,燕窩補而不躁的特性,比較適合現代人 「寒熱錯雜、氣陰兩虛」的體質。燕窩搭配冰糖或紅棗熬成甜湯,是一般常見的食用方式。廖婉絨醫師說,其實燕窩和酸甜的時令水果滋味也很搭,選擇水果中的天然果糖甜份也比較不會發胖,所以她設計這道簡單方便的水果燕窩養身料理,非常適合現代人日常食用。

多汁報48期 健康美學【多汁報●健康美學組記者陳嵐 台北報導】【冬令養生甜品】- 活力即食水果燕窩  

廖婉絨中醫師分享一道適合現代人的獨門燕窩養生秘帖---活力即食水果燕窩。

〔材料〕:

燕窩,桂圓,奇異果,水蜜桃罐頭,藍莓,優格或蜂蜜可適量隨個人喜好添加。

〔功效〕:

黃帝內經提到五色對應五臟,攝取五色食物(青、赤、黃、白、黑),分別可以補益五臟(肝、心、脾、肺、腎)。青色奇異果,清肝解毒奇異果性味甘酸寒,有解熱、止渴、利尿、通便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尿道結石、肝炎等,富含維生素C,可養顏美容,抗衰老,幫助鐵質吸收,強化免疫系統。

赤色的桂圓,養心安神

桂圓性味甘溫,是新鮮龍眼烘乾後叫龍眼乾,有養血安神,補虛長智的功效,可用來治療健忘及安神助眠。黃色的水蜜桃,健脾潤腸水蜜桃性味甘溫,養血美顏,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通便,並且富含β胡蘿蔔素、維生素B 1、B 2、維生素C及鐵質,是天然的抗氧化劑,也是人體抵抗外界壓力所需要的主要營養素。

黑(紫)色的藍梅,滋補腎精:

藍梅性味甘酸平,藍莓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可以活化眼部機能,預防或是延緩眼睛相關的疾病,也可以預防腦細胞的老化,增強腦力及預防老年癡呆。這道水果料理中雖然奇異果性味偏寒,但是有搭配性溫的桂圓、水蜜桃,可以中和寒性的奇異果,所以適合一般體質食用。若是有經痛女性在月經期間,或是對奇異果過敏者,可用青色的芭樂代替奇異果。若想變換滋味,可以更換不同的水果,也可以用蜂蜜或是優格入味,增加口感的豐富性。

御美醫PChome商店街優惠活動:

【寒冬補元氣】健康窈窕專家-UR Dr.Liau元氣茶(7入1袋) 免費抽(2014/12/29-2015/01/04) ※Yahoo關鍵字搜尋:御美醫Pchom e或手機掃瞄Q R C ode,直接進入活動頁面。

●建議您儘早投資健康!更多保健養生窈窕資訊詳見【御美醫】官網&PChome商店街

●《多汁報》及《御美醫》‧健康美學版媒體編審&研發總顧問:廖婉絨 中醫師

【簡歷】:御絨中醫診所院長&顧問醫師‧名作家‧各大媒體健康養生專家&諮詢顧問‧御美醫不孕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御美醫漢方醫學美妍中心主任‧地址:台北市忠孝東路4段

60號3樓之3 B,捷運板南線‧忠孝復興站3號出口‧電話:02-23770335‧FB關鍵字:御美

醫。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根據WHO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乳癌已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最新癌症報告也顯示,當年度不到50歲就新確診乳癌人數竟突破5,000人,其中「極年輕型」(35歲以下)超過400人,不到40歲確診者更高達1,200多人!因年輕型乳癌普遍具有腫瘤較大、惡性度高、...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2歲的游先生,自營電器行工作長達20餘年,每月工作22-24天,工作內容包含大型電器販售及到宅安裝、維修等作業。自去年起,游先生開始右肩疼痛,檢查後發現右側棘上肌肌腱部分撕裂及右肱二頭肌肌腱炎,確診是旋轉肌袖症候群,到醫院就診,並經醫師鑑定為職業傷害。旋轉肌袖症候群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剛上高一的「青青」最近耳朵「常聽到自己講話回音」、「感覺悶悶的」,甚至懷疑「聽力退步」,做完聽力檢查後卻無任何異常,不過醫師發現她裝了牙齒矯正器,因此體重激瘦4公斤,研判應是短時間體重減少,導致負責耳咽管關閉的脂肪墊流失,造成耳中壓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開放症」,建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逾150萬人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推測台灣每15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憂鬱症, WHO更將其列為需要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社團法人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張家銘醫師表示,憂鬱症是個持續嚴重情緒疾病,若是身邊的親友能正確地接住這些求救訊號,或許就能避免一場遺憾。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