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腸與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認識癌症 大腸癌篇7

大腸與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認識癌症 大腸癌篇7

大腸癌與直腸癌的治療在臨床上已有一些準則,主要分成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四大類。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魏柏立教授表示,臨床上仍會依照患者病況分期、整題健康狀況能進行細節調整與搭配運用,以提高術後存活率。

 

大腸與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認識癌症 大腸癌篇7

 

臨床上對於大腸癌與直腸癌的治療已有一些準則,但仍會因為患者病況、癌症分期以及整體身體功能進行細節的調整,以符合患者個人的醫療需求。主要治療方式如下:

 

1. 外科微創手術

有別於以往大傷口的剖腹手術,目前手術採用的是在肚皮上打3~4個小洞的微創手術。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微創手術清除大腸癌腫瘤的效果和傳統手術一樣好,且疼痛感大幅降低,術後復原的狀況也優於傳統大傷口的手術。近來的手術治療甚至進步到可加上達文西機械手臂的輔助,讓微創治療更上一層樓,因此病患可以得到更細緻的服務。

 

2. 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是利用具有穿透力的高能波光束或粒子光束來治療疾病,藉由特殊機器,將高劑量的放射線作用在腫瘤或發生病變的部位,以殺死惡性細胞或阻止癌細胞成長與增殖。然而,高劑量的放射線對於正常細胞仍會造成傷害,因此,需要經由放射腫瘤專科醫師會診,根據病患症狀規劃治療療程,以分次治療、單次低劑量的方式,以降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

 

3. 化學治療

化學治療藥物主要作用是殺死癌細胞,但因藥物毒性強,故會同時影響身體正常的組織細胞。然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第三期大腸癌有高復發率,且具有轉移其他器官的高風險率,因此,建議第三期大腸癌病患手術後須接受輔助性化學性治療,可有效提高術後存活率。

 

4. 標靶藥物

科學家研究發現,癌細胞的增生具有一些特有的生長因子或訊號路徑,而所謂的標靶藥物是指這類藥物會循著癌細胞的特有生物特徵直接找到癌細胞而進行攻擊,優點是具有高度的對象選擇性,可直接將癌細胞殲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直腸癌雖同為「腸癌」但治療方式卻截然不同。

 

大腸癌的病灶主要是發生於腹腔,其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切除為主,除了將包含腫瘤的腸道切除,更重要的是將附近相關的淋巴結群完全廓清,切除後再將兩端腸子重新接回。

 

然而,直腸是腸道的最末端,位於骨盆腔最深且狹窄的地方,其長度僅12~15公分,離肛門很近,主要作用為儲存糞便。因為直腸的生理構造與大腸不同,腫瘤局部復發得機率高,所以,治療時要兼顧肛門功能的保留及降低局部復發的機率,因此,直腸癌治療比大腸癌複雜許多。

 

建議依照個人病況與整體身體功能與醫師進行討論,搭配運用多元化的治療方式,與定期回診追蹤,將可望提高術後存活率。

 

大腸癌與直腸癌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大腸直腸外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副部長 魏柏立醫師

 

延伸閱讀:

【大腸癌篩檢知多少】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058

【大腸癌的徵兆】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855

【如何預防大腸癌?】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109

【大腸作用與罹癌機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60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飲食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86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運動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04

【大腸直腸癌的日常保健:生活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23

【大腸直腸癌的分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07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大腸與直腸癌的治療方法|認識癌症 大腸癌篇7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有申請衛福部急難紓困的人,快上網查查!衛福部今(30)日晚間宣布110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已審核完竣並撥款,總計核定通過86萬7704件,發出162億9855萬元的紓困金。 衛福部這次是配合行政院紓困4.0政策,針對去年曾經申請急難紓困的52萬3289名民眾...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過2劑BNT疫苗、有完整保護力一樣染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過去一周以來境外移入個案的病毒基因定序結果,對台灣威脅最大的還是印度Delta變異株,定序8例中就有7例是印度Delta變異株,只有1例是英國Alpha變異株。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自美國...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李文成 韓羽婕 程子奕 羅偉哲 李新琳/台北報導 台南市長黃偉哲擬開放打完疫苗的民眾,內用可免梅花座,到底可不可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30)日表示,對沒有打疫苗的人做限制,「我相信在人權上是有一些問題」,將在2周內召開一次更廣泛的討論,請專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缺牙患者選擇人工植牙為最常聽見的牙科治療之一,一般傳統植牙,不只術後恢復時間長,假牙製作也耗時;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牙醫師藉3D數位牙科技術,精準掃描口內細節,取代傳統容易產生誤差的印模方式,且最快就能在一日內完成假牙製作,為病患省去大把時間。  當代牙醫數位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