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點一盤蚊香居然等於連抽6包煙.....老一輩的都不知道阿!!

太可怕了!點一盤蚊香居然等於連抽6包煙.....老一輩的都不知道阿!!

吸煙有害健康?都知道。點蚊香有害健康?真的嗎?關窗閉戶點上一盤蚊香睡覺,等於連續抽6包煙的危害,專家說的。

一覺醒來,被蚊香熏得頭暈乏力的長沙市民陳先生對此有切身體會。5月22日,記者對蚊香、花露水等夏季常用驅蚊產品進行試驗,發現這些產品如果使用不當,就可能變成大家身邊的“隱形殺手”。

一覺醒來頭暈噁心,蚊香熏的

5月21日,陳先生睡覺前在臥室裡點了一盤蚊香,還順手把門窗都關上了。一覺醒來,他感覺胸口被一塊巨石壓住了似的,喘不過氣來,費力坐起來後,頭暈噁心,渾身無力。家人立即把他送到了附近的醫院。

心肺功能,正常;肝功能,正常。檢查結果讓醫生也有些詫異,一番詢問後,“病因”找到了,“問題出在你點的那盤蚊香上。”醫生說,蚊香燃燒時形成的煙霧微粒會刺激人的呼吸道,加上處在封閉的房間裡,煙霧微粒進入肺部並一直累積,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頭暈噁心、渾身乏力的症狀。

點一盤蚊香等於連抽6包煙?

一盤蚊香被點燃燒盡散發出的超微顆粒被吸入後,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等同於一個人連續抽完6包煙。湖南農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龔道新對這一說法表示認同,他是環境污染化學及毒理學的專家。

龔道新說,一般滅蚊產品的成分是菊酯,一種能夠有效殺死蚊蠅的農藥,菊酯本身對人體是沒有毒的,但蚊香燃燒時釋放出的超細微粒,可以被吸入肺部並長期留存,短期內可能引發哮喘,讓人出現頭痛噁心的症狀。

“很多人夏季防蚊的第一步就是把門窗都關緊,然後點蚊香,這樣室內超細顆粒物的濃度會迅速增加,對人體的傷害更大。”龔道新提醒,使用蚊香一定要保持室內通風,家有老人、小孩、孕婦和慢性病患者,最好不要使用。

試驗

蚊香熏半小時,濕紙巾變黃

一個大玻璃碗,一張用水浸潤的紙巾,一盤蚊香。蚊香散發的超微顆粒對人體產生的危害有多大,記者打算做一個試驗。

點燃蚊香,將被浸潤的紙巾放置在蚊香上方六七厘米的位置,扣上玻璃碗。灰白的煙霧逐漸將玻璃碗填滿,5分鐘後,紙巾向下的一面出現淡淡的黃色,背面依舊是白色。10分鐘後,紙巾上的黃色加深,原本白色的背面也開始泛出淡淡的黃色。半小時後,紙巾向下的一面已呈黃褐色,用手指觸摸,明顯感覺到附著了一層顆粒物,而背面的黃色也已十分明顯。

濕潤的紙巾如同人體的肺部,長時間處於封閉空間裡,蚊香散發的顆粒物大量附著在上面,對人體產生的危害顯而易見。

專家

越土的辦法越安全

“除了保持室內乾淨外,紗窗、蚊帳、滅蚊燈、電蚊拍,這些常用的驅蚊方法其實是最有效的。”龔道新說,夏季驅蚊最好採用安全天然的方法,用蚊帳或紗窗把蚊子隔絕在外;或在臥室內放置幾盒開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

龔道新還提醒,很多市民認為電熱蚊香和噴霧滅蚊劑對人體的危害比燃燒蚊香要小得多,這是不科學的,“這些產品有效成分都是具有殺蟲成分的化學製劑菊酯,區別只在於它們的載體不同。”

各路驅蚊方法大盤點

傳統蚊香

主要成分是菊酯,一種能夠有效殺死蚊蠅的農藥。菊酯本身對人體是沒有毒的,但蚊香燃燒時釋放的超細微粒可以被吸入肺部並長期留存,短期內可能引發哮喘,讓人出現頭痛噁心的症狀。

驅蚊指數:★★★★★

安全指數:★★★

電熱蚊香

原理是將殺蟲劑(除蟲菊精)吸入紙片中,利用熱氣蒸發出殺蟲劑,一般藥效可維持6-8小時。無明煙明火,安全清潔效果好,但如果質量不過關,對人體的傷害是極大的。

驅蚊指數:★★★★

安全指數:★★★★

噴霧滅蚊劑

這是一種叫做除蟲菊脂類有機化合物,對人體確實毒性較小,可就因為這樣,很多人就會在室內大量盲目噴灑,對於一些有氣道高反應及過敏體質的人來說,是十分有害的。

驅蚊指數:★★★★★

安全指數:★★★

驅蚊香草

又名驅蚊草香葉天竺葵,在正常情況下,其通過光合作用向外揮發氣味分子,達到驅避蚊蟲、淨化空氣的作用,雖然環保,但驅蚊效果不明顯。

驅蚊指數:★★★

安全指數:★★★★★

驅蚊貼

大多是用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製成,釋放緩慢均勻,只要將它貼在衣服的任何部位或近人體位置,即可有效防蚊。環保、無毒、無害,但前提是必須為正規產品。

驅蚊指數:★★★★

安全指數:★★★★★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泌尿道感染不僅會發生於成人,也可能發生於嬰幼兒身上,但當嬰幼兒出現泌尿道感染時,不明原因的發燒是常見且可能唯一症狀;高醫附醫小兒腎臟科主治醫師李雅婷指出,部分嬰幼兒也會出現食慾和活動力下降、新生兒黃疸不退、尿液味道改變甚至血尿等症狀,因此若沒有明顯咳嗽、流鼻涕或嘔吐、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清明過後時雨紛紛,時值春夏轉換的高溫多溼氣候,正是黴菌易滋生的環境;食材,尤其是乾貨或雜糧類產品,如果儲存不當,就容易發霉導致食品變質腐敗。購買食物要新鮮 儲存方式要正確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購買及存放食物,要掌握以下3點小撇步:一、「挑選採買新鮮『Go』」...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中報導】沒想到為了搶買口罩,也會搶到肋骨骨折!1位55歲的中年男性為了搶買口罩,結果因為騎車過快不慎發生車禍,原本以為只是胸部小挫傷,沒想到疼痛症狀越來越嚴重,甚至喘不過氣來。就醫時才發現竟然是嚴重的氣血胸,所幸及時以胸腔鏡輔以新式肋骨骨折矯正復位手術,很快的解決了疼痛與氣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現代人智慧型手機不離身,電視、電腦、平板等3C產品更是隨處可見,導致白內障患者年齡逐漸下降,但別以為進行白內障手術後,視力能和常人無異,植入的人工水晶體不同,眼前的「視界」可是大不相同!   1名年約56歲的卡車司機在1年前雙眼出現白內障,當時該名司機考量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