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神了!下巴痘痘竟然可以「吃掉」!重拾嬰兒肌膚,光滑到讓媽媽認不出來!(趕緊轉給痘痘人)

太神了!下巴痘痘竟然可以「吃掉」!重拾嬰兒肌膚,光滑到讓媽媽認不出來!(趕緊轉給痘痘人)

圖片來源
    下巴長痘痘,除了平時要注意清潔衛生、皮膚護理,飲食也很重要。下巴的痘痘,是可以「吃掉」的,那麼下巴長痘痘吃什麼好呢?想要徹底根除痘痘,就要找到痘痘的根源,再從飲食下手。一起來看看如何從飲食上消除下巴的痘痘吧。

 

  下巴長痘痘吃什麼好?

  痘痘的出現可能並不僅僅是肌膚本身出了問題,身體機能也是決定皮膚狀態的重要因素。下巴長痘痘或消化系統有問題,如便秘、慢性腹瀉、胃酸過多、潰瘍等,會導致體內毒素堆積,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此時,消化系統的反射部位——嘴的周圍,也會出現青春痘。長痘痘與飲食有關,那麼讓我們從飲食上「吃掉」痘痘吧!

 

  一、體內熱毒

 

  飲食調理:橄欖、火龍果和梨子

 

  飲食解析:橄欖可以生津止渴,清熱排毒,抗炎消腫,對皮膚炎症引起的痘痘有良好的抑制功能。火龍果味甘性涼,可以生津止渴,清熱涼血,防中暑,增強身體抵抗力。火龍果含有的果膠不只能健胃整腸、幫助消化,還有潤澤皮膚的功效,加上火龍果水分多,吃了不會上火,還能預防青春痘。梨子可以降血壓、清熱鎮涼、養陰退熱、潤肺消痰解毒等,還可通利大便。梨裡的維生素C有溫和的清潔與解毒功效,並對皮膚有保濕和修復作用,尤其適合易過敏引起的痘痘皮膚。

 

  二、平時運動不足,導致體內膽固醇蓄積所致

 

  飲食調理:蘑菇和海藻

 

  飲食解析:蘑菇和海藻中所含的人體很難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並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此外,海藻中含有大量的能明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的碘,常食有利於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使血管富有彈性,從而保障皮膚營養的正常供應。海藻中的蛋氨酸、胱氨酸含量豐富,能防止皮膚乾燥,常食還可使乾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可改善油脂分泌。海藻中所含維生素豐富,可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

 

  三、內分泌失調

 

  飲食調理:魚、牛奶和豆漿

 

  飲食調理:魚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還含有OMEGA-3、OMEGA-6、OMEGA-9油,它們都是脂肪的最佳來源,每週吃兩次魚肉,有助於平衡體內的內分泌。純奶、酸奶等一些奶製品對調節雌激素平衡也很有好處。黃豆富含大豆異黃酮,這種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膚衰老,還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徵,調節女性內分泌失調。黃豆製成豆漿後,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還含有維生素B1.B2和煙酸。此外豆漿還含有鐵、鈣等礦物質,尤其是其所含的鈣,其他任何乳類都高。

 

  四、自律神經失調所致

 

  飲食調理:金槍魚、肝

 

  飲食解析:金槍魚、肝以及肉蛋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調查顯示,當血液中的維生素B6的濃度降低時,人的身體、皮膚和心情均會出現不適。而當攝入一定量的維生素B6之後,這種「焦慮、緊張、憂鬱」症狀就會明顯消失。與「焦慮、緊張、憂鬱」有關的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得以緩解,因此,下巴中央和兩腮的痘痘也會相對減少。

 

  五、皮脂腺過於發達

 

  飲食調理:牡蠣、動物肝臟

 

  飲食解析:含鋅的食物有控制皮脂腺分泌和減輕細胞脫落與角化的作用。這類食物有牡蠣、動物肝臟、瘦肉、奶 類、蛋 類等,其中以牡蠣等海產品中較多。每天吃兩隻牡蠣,能夠控制皮脂腺的油脂分泌,對消除青春痘有非常好的療效。

 

  常吃4類食物有效祛痘:

 

  建議下巴長痘痘的人除了少吃前面提到的食物外,還應該多吃以下4種食物。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A能幫助皮膚形成新細胞,讓皮膚更柔軟,並防止乾燥皸裂。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還有全脂牛奶、雞蛋等。此外,β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代表食物有胡蘿蔔、南瓜、韭菜等。

 

  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B族維生素有助於保持皮膚濕潤光滑,尤其是維生素B2能促進皮脂代謝,代表食物有乳類、蛋類、動物內臟、瘦肉等,維生素B6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代表食物包括魚類、蛋黃、豆類等。

 

  富含鋅的食物。鋅有一定的控制皮脂腺分泌和減輕細胞脫落與角化的作用。富含該營養素的食物有瘦肉、牡蠣、海參、海魚、雞蛋、核桃仁、葵花籽、蘋果、金針菇等。

 

  清熱生津的食物。長痘痘的人大多有內熱,飲食應多選用具有清涼祛熱、生津潤燥作用的食物,如蘑菇、苦瓜、黃瓜、冬瓜、西紅柿、綠豆芽、蓮藕、梨、蘋果等。臉上長痘痘人還應該多喝水,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讓血液清潔而循環暢通。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七月以來,氣溫逐日飆升!醫師提醒,酷夏防暑應謹記「通風、遮陽、補充水份」三要訣,並減少中午前後在戶外停留的時間、多喝水、做好防曬。特別是嬰幼兒、老人、孕婦、肥胖、慢性病及代謝症候群患者,以及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的民眾,都是中暑好發的高危險群,應提高警覺。台北市振興醫院急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肝癌位居國人癌症十大死因第二位,主要致病原因為慢性B肝與C肝,而血清病毒的濃度和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密切相關。榮陽團隊研究證實,健保給付慢性B肝患者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政策,可有效減少3倍肝癌發生風險,防護效果顯著。此項重大研究成果也已刊登於胃腸與肝臟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南市有位老婦人,日前在養護中心接受照護時,背部竟長了十公分褥瘡,家屬質疑照護不當,因而到該中心丟雞蛋抗議!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因病失能而長期臥床的情形也越來越多,以致容易產生褥瘡的困擾;其實,在照護失能病人時,除了定時幫病人翻身,避免褥瘡出現外,氣墊床輔具的使用,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每6名中風者,就有1名為心房顫動患者。全台約有20萬名心房顫動患者,發生中風的機率,超過一般人3倍以上。醫師建議患者,必須規則服藥才能降低中風機率。為此,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推出「心凝守護卡」,期望患者確實填寫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用藥紀錄表,避免忘記服藥而發生中風的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