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最近Google正在開發一種新的技術,將能夠檢測疾病的奈米顆粒與腕帶式傳感器結合。

這種奈米顆粒可以通過膠囊口服後進入病人的血液中,探測人體生化指標的輕微變化,來作為對疾病的早期預警系統。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目前還處於初步研發階段, 早期診斷是治療疾病的關鍵,許多癌症如胰腺癌,只有到了無法治癒且致命的時候才會被檢測到。而實際上,癌症組織和健康組織有很大的區別,因此Google希望利用持續的血液監控來及早發現癌症的特殊徵兆,在任何身體症狀產生前就能提早做出診斷。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吞一把奈米顆粒?
這一項目前是由分子生物學家Andrew Conrad所領導研發。他表示:“我們想要做的,是將醫藥從發病後的治療,轉變為積極的預防,而奈米顆粒就能夠讓我們從分子和細胞水平了解身體狀況。” 

Google正在設計一系列針對不同情況下的生物標記物的奈米顆粒。它們可以附著在一個癌細胞或一段癌細胞DNA上,又或者可以用來發現血管壁上的脂肪斑塊即將脫落的證據,因為一旦這些斑塊阻斷血流,就可能會導致心髒病發作或中風。

另一系列的奈米顆粒可以持續監控血液內的化學物質。由於體內鉀離子水平過高與腎臟疾病相關,Google認為可以製造多孔納米顆粒,在鉀離子通過時會顏色會改變。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磁性標籤

再來就可以利用磁場把這些磁性奈米顆粒聚集起來,例如手腕處的淺表血管裡,然後你就可以查看它們的顏色了。未結合的奈米顆粒與那些包裹在癌細胞周圍的顆粒,在磁場中會有不同的運動方式。


奈米技術發威,癌細胞可能再也藏不住了


理論上來說,利用軟件研究它們的動態就能夠做出診斷。作為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們還探索了利用磁場來使奈米顆粒在短時間聚集在同一處的各種方式。Google公司的最終目標是創造一種腕帶,能夠在一天中一次或多次,通過光波和無線電波讀取奈米顆粒上的讀數。

希望有朝一日,人們能不再為癌細胞或相關重大疾病所苦,將火苗扼殺於搖籃之中!

歡迎大家分享出去,將這個希望帶給全世界的人知道!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部落格

Med&Bio talk 醫藥生技科學共筆》粉絲團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各國加緊研發新冠疫苗的腳步,台灣也已有3家疫苗廠投入國產疫苗研發,不過,今(25)日卻傳出原本進度最為領先的國光生技因為疫苗抗體效價不符合預期,進度落後,恐怕無法如先前預期在年底進入二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回應對國產疫苗寄以厚望,但坦言目前看到的結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確診紐西蘭籍機師(案765)1人傳染3人,並導致國內在維持253天「0本土」紀錄之後,又爆出案771的本土個案,疾管署今(25)日緊急發出致醫界通函,提及為因應COVID-19社區感染風險增加,籲請醫師提高警覺,若發現符合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或社區監測通報定義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來到780人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778至781),分別自菲律賓、印尼、巴基斯坦及美國入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案778為菲律賓籍30多歲女性移工,今年12月10日來臺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253天的「0本土」防線被打破,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已經一連4天親自上陣主持疫情記者會,引發關注是否社區風險大增,對此,陳時中今(25)日下午澄清,親自主持只為提醒國人注意,並可即時闢謠及說明;而被媒體二度追問是否有意競選台北市長時,陳時中則未說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