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小時候父母常常會告訴我們「偷看別人洗澡」就會長針眼,而事實上這可能只是用來嚇唬小朋友的!針眼其實是皮脂腺受細菌感染而引發的炎㿂。有得過的人都知道,除了會有局部的紅腫,讓你整個人看起來眼睛拋拋的,長針眼的地方也會特別的癢。

引發針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引發針眼的原因大致上分成三種:

1. 眼睛過度勞累,使眼睛四周的眼輪肌收縮,而堵塞了腺體開口。

2. 用不乾淨的手去揉眼睛,導致細菌感染。

3. 如果你對巧克力、海鮮等食物過敏,吃下這些食物也有可能引發針眼。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該如何用簡易的方法來消除針眼吧!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圖帆攝自shareonion

英國「鏡報」分享了一段YouTube影片,而裡頭的教學非常的詳細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其實並不建議「自己」擠針眼,因為擠壓膿包時血液會往各方流動,造成炎症擴散,引起嚴重的合併症。所以如果有不適,請立刻就醫。

 

至於我們究竟該怎麼預防針眼呢?這裡有幾個步驟可以學起來
 

1.經常清洗眼睛。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2.經常洗手,避免搓揉眼睛。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3.如果平常有戴隱形眼鏡,一定要用專門的護理液清潔。戴隱形眼鏡前也要確保雙手有洗乾淨,此外,千萬不要戴隱形眼鏡過夜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4.習慣化妝的女性,絕對要記得把妝卸乾淨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如果不幸得了針眼,你可以這麼做:
 

1. 用溫水將感染的地方清洗乾淨,多洗幾次也沒關係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2. 熱敷5-1分鐘,一天3-4次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3. 等到針眼化膿的時候,使用抗菌劑塗抹在膿包上(要記得按照說明書的指示)。記得用乾淨的棉花棒!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4. 如果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口服磺胺菌劑或是抗菌素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5. 如果針眼長在睫毛周圍,那你就必須去醫院請醫生治療(幫你把睫毛拔掉或是把針眼戳破。)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6. 如果一段時間仍然沒有痊癒,還是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女子長「針眼」後只用兩根棉花棒去挑?真沒想到長針眼的原因竟然是這樣....

這裡還有消除『針眼』的小偏方:
 

  ●取絲瓜藤30克,鮮荸薺30克,茶葉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取石榴葉10克,綠豆3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在針眼剛出現時,可選擇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中的一兩味藥,衝泡後熱敷,以溫熱為宜,或搗爛外敷,每日4~5次。將剝了皮的溫熱雞蛋敷在眼處也有類似效              果。最好不要直接用水蒸氣熏眼,以免燙傷。

  ●取鮮淡竹葉莖,去節,放在酒精燈上燒其中部,待其汁滲出,稍停片刻,涂於患處,每日1次。

  ●將鮮鴨蹠草全草洗淨,剝去葉片,取莖一段,將其一端放在酒精燈火焰上烘烤,或用指擠壓,即有汁液從斷端流出,將此汁液涂於瞼結膜表面及皮膚表面紅腫處,每            天4-5次。

  〔附注〕▪︎ 局部若化膿,先用生理鹽水洗淨膿液再涂藥。▪︎ 藥液溫度不能太高,以免燙傷局部。

  ●鮮飛揚草適量,將其折斷,取乳汁涂患處。

  ●核桃楸皮9g,大黃6g,水煎服。〔附注〕孕婦忌服。此方也可用於大便乾燥。

  ●鮮積雪草適量。洗淨,搗爛,摻紅糖敷之。

注意事項:

切記不可自行擠膿,以免引起眼眶蜂織炎等並發癥,應到正規眼科進行針對性治療滴眼液或者手術。

來源: WikiHow(link is external)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非必要時千萬別自己擠針眼,以免到時候感染,得到更麻煩的併發症!如果你也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快點分享出去吧!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為讓末期病人都能獲得安寧照護,新北市衛生局率先全國推動社區安寧照護政策,把人生最後階段的安寧療護延伸到家裡;據統計,該市目前已有91家醫療院所、45家居家護理所及護理之家願意加入。金山醫院院長黃勝堅表示,在醫院裡,想要回到熟悉的家裡嚥下最後一口氣的病人太多了,但常因家屬誤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台灣睡眠醫學會今(19)日發表一份「全台千人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調查」,發現近7成受訪者有打鼾習慣,其中超過3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高危險群,卻有8成受訪者對該疾病認知不全。醫師提醒,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併發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機率遠高於一般人,甚至恐因心律不整增加猝死機率。台...

閱讀詳情 »

帶給人無數歡笑的陶大偉「陶叔叔」因肺癌逝世,令世人不勝唏噓,成為繼一代巨星鳳飛飛、樞機主教單國璽之後,另一位因肺癌過世的名人,短時間內台灣聞「肺癌」色變,但其實肺癌不如想像中可怕,仍有許多患者透過積極治療穩定病情,勇敢對抗癌症,讓抗癌生活依舊過得開心。肺癌分為非小細胞肺癌及小細胞肺癌,其中小細胞肺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林口長庚醫院一項調查發現,北台灣每5名學童就有1人罹患氣喘病,由於擔心病發,氣喘兒不運動,平常不吃冰,家裡不敢養小動物,全家人都全面戒備,也跟著喘不過氣來。不過,醫師提醒,氣喘兒也能運動,多運動就能減輕症狀。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歐良修指出,氣喘是不少孩子童年成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