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子體重驟降又腹瀉,竟是腸胃長瘤作祟!!

女子體重驟降又腹瀉,竟是腸胃長瘤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46歲的女性,因體重莫名下降6公斤,且合併腹瀉情形有1~2個月,因此,到醫院求診,經過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後確認為陰性,醫師立即為他安排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有一顆脂肪瘤。

所以,建議病患先追蹤3~6個月,但病患及家屬希望直接切除腫瘤,立即安排內視鏡黏膜下層剝離術,術後將腫瘤送化驗為類癌瘤,術後病患已經沒有腹瀉情形。

出現不適應就醫 避免問題更加嚴重

彰化醫院腸胃科楊智超醫師表示,如果內視鏡檢查發現黏膜下層腫瘤,第一步通常都是建議病患施行內視鏡超音波,先觀察病灶的位子,接著再評估可能是良性或是惡性。

若經評估後為良性,醫師則會建議追蹤3~6個月後,在用內視鏡超音波再次進檢查,如果病灶狀況沒改變,未來建議6~12個月固定追蹤;假如經內視鏡超音波判斷高度懷疑是惡性病灶,病理化驗確定為惡性後,就需直接治療。

定期做糞便潛血 提早預防好安心

配合國民健康局推動免費預防保健及癌症篩檢下,部立彰化醫院統計101~102年5527位民眾作糞便潛血篩檢,就有1成的民眾糞便潛血反應呈陽性反應,其中681位安排大腸鏡、切片檢查,33位證實為大腸癌。

因此,楊智超醫師表示,50~69歲民眾每2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有民眾符合的話,應多加利用,若生活飲食不正常、有抽菸、喝酒習慣、體重過重、還有家族疾病史的民眾,應加強提早預防觀念。

50歲以上民眾 為大腸癌發生高風險群

為幫助增加民眾預防大腸癌,國民健康署建議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及高油脂食物,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定期篩檢。而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若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進行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預防勝於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文章取自 成長百科   相信大家都嚐過"生魚片",大家對它絕對不陌生。生魚片是日本料理中非常受歡迎的一道佳餚。既然生魚片是吃生的,想必大家對生魚片"新鮮"的標準是一樣嚴格把關。講到新鮮,現撈的是不是一定比冷凍的好?是不是只要當下夠新鮮?愛吃生魚片又擔心有寄生蟲,沾多用一點芥...

閱讀詳情 »

原文轉自成長百科   看著寶寶從出生後一天一天的成長,應該是許多爸爸媽媽們的幸福時刻。寶寶們一天天的成長,母乳或是奶粉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寶寶生長發育,此時就必須添加副食品來提供寶寶額外的營養及熱量。 副食品通常是體重滿出生時兩倍或是寶寶趴著能撐起頭、可以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對食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手機軟體討論功課,國小學童2個月近視增200度!目前就讀國小的朱小妹,每天放學回家就會用手機聊天軟體群組跟同學討論功課,最多一天高達千則,花1~2個小時回訊息,最近又迷上手遊,睡前常躲在棉被中偷玩手機,近距離用眼時間大增。朱媽媽雖叮嚀孩子減少使用3C,但短短2個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經常攝取速食、甜食,但你知道嗎?這些食物含有過多的人工反式脂肪,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我國的衛福部於22日再次預告「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草案,實施日期預訂為2018年7月開始, 規定人造奶油、烘培等食品,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脂,避免吃到人工反式脂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