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應養成記錄月經的習慣

女性應養成記錄月經的習慣

很多女性都有上婦產科就診的經驗,不管是婦科或產科,在妳自述完症狀之後,醫生問診的第一個問題一定是問:「最後一次月經什麼時候來?」這個時候,通常會出現主角撓首努力回憶的畫面,甚至把問題丟向一旁陪診無辜的老公,期待他能代替妳給醫師答案,除了少部份的人可以快速、準確無誤的回答外,其實大多數的女性都只能說出大概月經來的日期,原因就在於沒有記錄月經資料的習慣。

女人,妳真的珍愛自己嗎?

但是很多女性根本就沒有月經記錄的習慣,總是憑記憶或憑感覺面對每一次月經的來潮,等到有異常就醫時,當醫師為了了解病情而詢問過去幾個月的月經變化時,大部份的女性是沒有辦法準確回答的,一旦就醫者無法描述完整的症狀,醫生就很難做正確的診斷。

根據本站一份「女性對月經記錄的認知」所做的問卷調查 ,只有51%的女性有記錄月經變化的習慣,也就是說有49%的女性是憑記憶或憑感覺面對每一次月經的來潮,所以當醫師為了瞭解病情而詢問過去幾個月的月經變化時,大部份的女性是沒有辦法準確回答的。

身為女性的妳是不是很訝異這項調查數據呢?為什麼大多數的女性會如此漠視自身的生理狀況?有可能是女性長達三、四十年的時間要與月經相處,如此長相廝守的關係讓她對「 月經」這個生理現象養成了一種見怪不怪的態度,除非「好朋友」變成「壞朋友」來擾亂她,或是為了要治療不孕的問題,否則大多數的女人會選擇「忽略」,這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

重視「好朋友」並詳細記錄,才是愛自己的表現,事實上女性記錄月經是必要的,因為女性有很多身體不適的病因和月經週期大有相關,御絨中醫診所院長廖婉絨醫師說,舉凡過敏性蕁麻疹、冒痘痘、頭痛、頭暈、睡眠障礙、口角炎、唇皰疹、甚至感冒等病症,常常容易發生在月經期前後;若女性能藉著記錄月經狀況,並把月經前後伴隨的身體不適一併記載下來,在下一次月經來之前,先及早求醫用藥調理,當可避免疾病一再復發。

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鄭丞傑醫師就主張女性平常要做好寫月經日記的功課,因為如果女性朋友長期「亂經」,務必要注意且就醫,所謂「注意」,一定要靠實際記錄的功夫。不管是紙本記錄、月曆記錄、電腦工具記錄,都應該將異常之處詳實記錄,絕對不要靠記憶,因為人都是健忘的,只有本身做好記錄的工作,醫生才能協助妳早期發現、進而診斷、早期治療。

別以為月經規則的女性就不用記錄,因為妳無法預知自己是否永遠健康,所以女性朋友最好能寫「月經日記」,紀錄月經期間每天的流量、顏色、血塊,以及週期中相關的身體狀況,對自我保健十分有益。

月經是女人一生健康美麗的指南,養成記錄生理變化的習慣,即可掌握美麗與健康。所以,寫月經日記,從平日開始建立自己的健康資料庫是非常必要的,從記錄的資料中妳可以瞭解自身健康狀況,讓妳及早發現異常問題而對症治療。

延伸閱讀:http://www.misscare.com.tw/phpbb3/viewtopic.php?f=28&t=364&p=597#p597

妳是屬於哪一種經痛?馬上自我檢測!http://www.misscare.com.tw/public/link.php?r=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女性患者走進診間,有點難為情的說:「我的陰道搔癢、分泌物好多,有異味!」經過診斷是罹患了「黴菌性陰道炎」,這位患者沒有性行為,不解自己的感染從何而來,經過醫生仔細詢問後發現,原來她在外租屋,為求方便,內褲都直接晾在房間內,有時候根本沒晾乾就拿下來換穿,久而久之,被內褲上...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自產新冠疫苗,預計明年冬季量產!今(6)日國光生技對外公布,已經成功生產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第1期人體試驗將在8月展開,第2期與第3期人體試驗預計將在明年第1季開啟,待安全性與有效性順利確定後,明年下半就能生產批量出貨,國光強調技術台灣完全擁有,產出疫苗一定以台灣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最近氣溫逐漸升高且早晚溫差大,讓氣喘患者明顯增加,不少病人也因急性發作而住院。有研究發現,氣喘患者使用的「急救吸入劑」(SABA),如果1年使用3瓶以上,就屬於急性發作的高風險族群,患者務必提高警覺,並按照規律用藥。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公共事務小組委員傅彬貴醫師...

閱讀詳情 »

【文/禾馨民權婦幼診所兒科主治醫師 巫漢盟】前陣子防疫接連傳出捷報,「嘉玲」0確診,昨日也傳出0確診,是疫情延燒中的小確幸,阿包醫生表示一開始聽到嘉玲,還不曉得是什麼意思,原來是0確診。不過即使0確診,日常生活中的防疫措施仍要做足,不可以懈怠。以下也列出常見嬰幼兒防疫問題,包括寶寶怎麼配戴與挑選口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