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月經期常見的疾病

女性月經期常見的疾病

有一些疾病與女性生理週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應該引起高度的注意。

    月經性關節炎

    有些女同志在月經期間可出現關節疼痛,尤以膝關節痛為多見,可伴有關節輕度腫脹和深部壓痛,走路(尤其下樓梯)時加重。有學者認為,經期體內激素分泌發生變化,引起水、鹽代謝紊亂,當機體水鹽積聚過多時,可出現關節腫痛、腹脹及乳房脹痛等症狀。

    月經性皮疹

    有些婦女每逢月經來潮前後無任何其他病因,在口唇或鼻翼周圍出現小米粒狀皰疹,有灼熱、刺癢感,或在胸背、四肢等部位見到丘疹、紅斑、小皰等多形性皮疹,這些皮疹與月經週期有明顯關係。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卵巢分泌的孕酮增加所引起的過敏反應,故屬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月經性牙痛

    有些青春期少女在行經前後可發生牙痛,但多呈一過性發作。有些婦女還伴有牙齦充血、紅腫及自發性出血等症狀。這多因經期體內雌激素濃度增高,刺激牙齦激素濃度增高,刺激牙齦內的特殊受體,致使牙髓和牙周膜血管擴張、腫大,進而壓迫局部神經而誘發。一般到月經乾淨後,齒齦腫脹得以緩解,牙痛也隨之消失。

    月經性哮喘

    少數年輕婦女由於體質虛弱,月經失調,當月經來潮時,常可引起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大量分泌乙酰膽鹼,促使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從而使哮喘發作。

    月經性氣胸

    有少數婦女月經來潮時,可突然發生胸悶、氣急,甚至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紫紺等症狀。其特點是患者年齡為24-40歲之間;胸部病變多在右側胸腔;發病時間往往處在行經前72小時至來潮後72小時內,非月經期不發病。

    月經性精神病

    絕大部分發生在青春期,通常在月經來潮前有失眠、頭昏、多汗、口乾、手足冷、食慾差等先兆。也有些少女突然發作,表現為神態失常、狂熱興奮、煩躁多語,進有哭喊、驚恐不安或呆滯、幻想、拒食及嗜睡,其症狀與精神病患者相似,持續時間約一星期左右,無需特殊治療,月經期後停止發作,恢復正常。

    月經性心絞痛

    有的婦女因月經週期變化而發作心絞痛。美國醫學會雜誌曾介紹這類典型病例:某中年婦女發生心絞痛連續5年之久,儘管做過多種檢查,仍未明確診斷,直到她在一次劇烈發作後回顧病史,才意識到每次心絞痛幾乎都在月經來潮前2-3天發作,經醫生跟踪觀察,結果確診為“月經相關性心絞痛”。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人人都知道夏天要預防中暑,就要多喝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在夏天,每天人體流失的水分約為2.5公升,因此,預防中暑就應補充水分。  但你知道喝水怎麼喝才正確嗎?許多人認為水分補充就是「大量喝水」。但事實上,補充水分固然重要...

閱讀詳情 »

台灣多位醫學專家共同發表文章呼籲,癌症已連續27年蟬聯台灣人十大死因之首,研究顯示,在台灣發生率最高的前七大癌症與飲食習慣都有或多或少的關係。 ▶腸癌 紅肉油炸或燒烤后,會產生異環胺類化合物,導致腸癌。並且紅肉纖維含量低,易引起便秘,從而影響膽汁及膽酸的中和,刺激大腸上皮細胞,導致癌變。 此外有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的腰圍標準嗎?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發起「133量腰行動」,邀請何潤東率先獻出量腰照,同時點名了好友張鈞甯、陳怡蓉、郭品超。號召民眾在FB上傳量腰照,並寫下健康腰圍標準,並邀請好友接力,基金會將捐贈血壓計,給需要的社區做健康小站。 網路名人Angelina、游勝綸、宅媽花...

閱讀詳情 »

  近期南韓爆發大規模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疫情,當地防疫專家懷疑,可能是因首例病患打噴嚏或咳嗽未妥當處理,造成病毒快速擴散而導致疫情加劇,因此也讓人開始意識到若遇到想「打噴嚏」的狀況時,到底正確處理方式為何?而民眾目前又都是如何處理?Pollster波仕特線上市調網於201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