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生跑步優勢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圖片來源:How to Run Like a Girl

隨著路跑近幾年成為台灣的全民運動,越來越多男女紛紛加入路跑的行列。這十年來,跨越終點線的女性跑者人數已超越男性。在美國,路跑人數中女性占了57%,一年大約有100多萬人女性參與跑步。以下是紐約時報記者觀察,女性在跑步上的優勢與考驗,讓我們知道如何跑得更快更強壯。

首先,女人的身體本質上與男性不同,跑步上本質也無法跟男性比較。以下是生理上的區別,讓女人更了解自己的身體。
女生跑步優勢
柔軟度
女人的身體比男人更柔軟度好,在跑步上是優勢也是劣勢。因為女性的臀部更寬,女性的賀爾蒙讓肌鍵伸展更容易,較少的肌肉組織也讓身體可以更自由活動。在跑步上,好的身體柔軟度在跑步時讓我們較不容易受傷,關節受到的壓力較小。但是有時這也是個缺點,因為這也讓女性每個步伐踩得力氣較小,就像一個鬆弛的橡皮筋一樣。好的跑者通常都有極度緊繃的腿筋肌肉,讓每個步伐都能製造更多的能量。身體柔軟度越好,運動傷害越小,但也意味著跑得比較慢。

另外大部分的跑者跑步時都是腳跟先著地,其中女性跑者最多。不過專家認為腳跟先著地的跑步方式比腳掌或腳中央先著地的方式更容易引起運動傷害。落地越輕巧的跑者受傷的次數就越少,因此專家建議跑步時避免腳跟著地,以減少落地壓力。另外步伐建議加快,以平均每個落地壓力。

持久度
女性身體的脂肪含量通常比男性高,可以增加跑步時的持久力。有研究表示女人叫男人更能利用身體的脂肪與肝醣,讓我們身體可以跑更久。這表示,女人較男人更適合跑馬拉松等長距離的長跑。不過,缺點在於這表示女人在短跑上較居劣勢,無法跑得比男人快。

運動傷害
女人跑步時的配速似乎比男人好。但是女性在跑步上的運動傷害似乎比男性更頻繁,那是因為女人的臀部與骨盆腔給予身體的壓力更大。還有,跟男性比起來,女人的臀部與核心肌力較差,但有強壯的股四頭肌(大腿前側的肌肉),較弱的股二頭肌(大腿後側肌肉)。結合起來,這樣的不協調影響膝蓋的穩定性,讓女人跑步時更容易跌倒,腳掌也容易內旋受傷。

懷孕生子對跑步的影響
懷孕與母親的角色似乎對女跑者有益處,無論是生理或心理上的。很多女性贏得馬拉松冠軍都是在生兒育女之後。運動專家發現懷孕時心臟會製造更多的血球,讓身體含氧力更高,這對運動員很有益處。另外,懷孕也像是種肌耐力訓練,身體的骨骼和肌肉需要長時間接受腹中胎兒逐漸增長的重量。雖然這些身體的改變都是暫時的,但是很多女性即使生產後身體仍維持這樣的變化。此外,生產的痛楚也教導女人心智上的堅忍,畢竟比生產之痛,馬拉松帶來的痛楚微弱很多。

越野跑
比起在平地上的路跑,專家也建議女性在高低不平的路徑上跑步,以讓身體有更佳的穩定度與協調性。因此,在平常路徑上加一點登山訓練,或是增加室內跑步機的坡度,對核心肌群都很有幫助。

參考資料:
How to Run Like a Girl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市長陳其邁為了「疫調不實」一事摃上新北市,甚至跟恩主公醫院隔空互轟,究竟誰對誰錯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4)日表態站在陳其邁這一邊。陳時中說,針對相關醫院,「確實我們認為第二波產生第二個、第三個確診者時,沒有把風險人員列入居家隔離」,「這一定要...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李新琳/台北報導 全台疫苗接種量最新打到174萬人了!不過,隨著疫苗接種人數增加,接種疫苗後死亡的不良反應通報也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又多了34件通報,其中有50多歲男子,接種5天後就因為肺炎併發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放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食藥署最快即將在月底審查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卻被媒體質疑審查委員被換一半、支持免疫橋接派的學者大舉進駐,疑為高端護航。食藥署今(24)日出面駁斥報導與事實不符,強調此次國產疫苗EUA審查是臨時特殊成立的,委員名單本來就沒有固定,是針對不同議題邀請不同專家...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悶燒不斷,第一線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內照護病人最怕一個不小心,增加感染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4)日便創全國之先,宣布專責防疫病房全面啟用「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只要透過病床旁的移動式醫療車搭配藍芽串聯,醫護人員「零接觸」也能即時掌握病人血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