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醫護、隔離病人「零接觸」! 移動醫療車+電子圍籬大降院內感染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悶燒不斷,第一線醫護人員在隔離病房內照護病人最怕一個不小心,增加感染風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4)日便創全國之先,宣布專責防疫病房全面啟用「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只要透過病床旁的移動式醫療車搭配藍芽串聯,醫護人員「零接觸」也能即時掌握病人血氧、血壓及體溫等關鍵生理數值。

雙北目前是疫情重災區、確診個案最多,北醫附醫也擔負收治重任,該院統計今年5月10日至6月23日,院內已收治109名確診病人,其中有68人康復出院;目前住院病人中,仍有52.6%病情屬於重度及極重度。

北醫附醫院長邱仲峯院長表示,隨著疫情變化,北醫附醫配合政策迅速擴建專責防疫病房,而為了持續提升照護品質並降低同仁染疫風險,在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興及慧誠智醫的贊助與協助下,這才讓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於短短10天內由概念發想到計畫落實,獲贈的50部系統將逐步進駐專責防疫病房內。

這一波本土疫情肇禍於變種病毒的特性,邱仲峯指出,病人病情瞬息萬變,專責防疫病房的首要目標是能持續監測、即時掌握病情變化,使病人獲得最好的照護,同時也要保護第一線照護團隊,避免同仁染疫,降低院內感染的風險。

北醫附醫院護理部主任蕭淑代說,全面啟用「全方位零接觸防疫照護系統」之後,移動式醫療車將置放於病床旁,兼具生理量測與遠端視訊的多重功能,病人的血氧、體溫、血壓每分鐘上傳至護理站電子白板,一旦有異常會即時警告,且透過原有零接觸防疫平台,連續性生理數值能在電子白板上轉化為趨勢分析,可掌握病人病情變化。

另外,北醫附醫還配合建置圍籬感知器,病人只要一離開設定圍籬區,就會發出警示,護理站可以第一時間遠端偵測跌倒風險,察覺病人是否有擅離或跌倒等異狀發生,大幅降低醫護人員非必要進出隔離區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蕭淑代說,移動式醫療車能啟動多方視訊會診,提供即時性病情解說,提升醫護團隊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效率,也可讓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透過遠距互動,除掌握病況外,藉由照護團隊與親友的關懷,也能緩解隔離治療期間的病人焦慮。

照片來源:北醫附醫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護國神山不只買疫苗!台積電砸8千萬 捐各大醫院零接觸採檢站

一跛一跛、不敢踩地 不是扭傷!小朋友急性跛腳最大禍首是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行政院昨(18)日宣布,授權鴻海與台積電代表政府向德國BNT原廠洽購疫苗。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19)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目前台北的疫情終於稍見平穩,而接下來唯一的解方就是疫苗,「不管是誰?買甚麼疫苗?只要快,就好了!」總統蔡英文在18日下午會見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討論授權採買...

閱讀詳情 »

全世界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疫苗接種,印尼在進行疫苗接種作業後,近來因Delta變種病毒肆虐,前線醫護人員更是受到衝擊,已有超過350名醫護,接種中國科興疫苗(Sinovac)後,仍然確診COVID-19,數10名醫護人員出現重症。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日宣布將「中國科興疫苗」(Sinovac)納入緊...

閱讀詳情 »

【記者吳瑞興/嘉義市報導】 嘉義市近日針對高齡長輩施打疫苗,發生83歲盧姓婦人及設籍嘉義縣的85歲鍾姓婦人施打疫苗後隔天猝死案件,經嘉義市衛生局通報為疫苗不良案件,正交由中央判定。檢警用昨天相驗並解剖,初步評估死因應與自身疾病關聯性較高,但仍要送法醫研究所判斷且交由中央疫情中心判定。 嘉義市政府安...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新增12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7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0例死亡。由於近幾日確診數量都僅百餘例,加上目前全國解除隔離人數已達58%,因此陳時中表示目前整體病例數已日趨穩定,不過仍要努力,希望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