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好奇心增強記性 不相關事物也記得住

好奇心增強記性 不相關事物也記得住

愈感興趣的事學習的效果就愈好,這是為什麼多數人功課不好的原因。不過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當人們表達出對某些事物有好奇心時,大腦的記憶功能會有所提昇,甚至會讓不相關的其他記憶效果也連帶提昇。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大腦記憶功能研究員 Matthias Gruber,跟他的團隊引導受試者在 MRI 磁振造影機中回答一些很瑣碎的事情,並且問他們對這些事情答案的好奇度,以藉此觀察他們腦部的變化。接著,受試者接受了一些瑣事問題,然後在 14 秒後,他們會看到一張中性面孔的人臉圖片。一天後,受試者接受一項突然被告知的人臉辨識測驗及原本就知道要做的瑣事記憶測驗。

不令人意外的是,當受試者對某些答案有好奇時,往往也比較容易記得住;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們往往也能順便記住跟在這些答案後面的人臉,就算這些人臉跟問題與答案其實沒有什麼關係。而腦部掃瞄的結果顯示,參與了人們感受到愉悅與獎賞的伏隔核 (nucleus accumbens) 區域有活躍的現象,這個區域是由多巴胺負責調控。

同時,受試者感到好奇時,負責形成記憶與強化記憶與獎賞之間連結的海馬迴 (hippocampus) 也較為活躍。這項研究刊登在「神經元」(Neuron) 期刊,它的潛在貢獻除了對學習與記憶之間的關係有了新的瞭解,讓我們一般人就有機會試著設計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醫學界對於記憶缺損疾病該如何治療也能獲得啟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54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自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學校採用線上教學的方式,為的是讓教育不中斷,卻也提升了孩子使用3C產品的依賴程度,加上暑假期間待在家的時間較長,父母無法時刻盯著孩子的用眼習慣,眼科醫師陳逸川指出,開學後,許多家長發現孩子近視加深,才急著前往就診,詢問角膜塑型片的比例明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9.32%、糖友病患超過220萬人;糖尿病會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台灣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視網膜專科醫師人力有限,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降低糖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進入後防疫時代,但多數人仍「聞咳色變」。對此,國泰綜合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吳錦桐主任說明,不少氣喘患者擔心進出醫院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風險,導致回診與領藥比例降低。但氣喘患者若未妥善控制而導致惡化,在這個時機咳嗽不止恐引來旁人異樣眼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超高齡社會來臨及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腦中風成為國人的重大健康問題。若能在腦中風發生後,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內進行搶救,即可讓傷害降到最低。桃竹苗緊急醫療網 綠色通道連結精準後送聯新國際醫院成立「桃竹苗地區腦中風緊急醫療網絡」,盼從患者一上救護車期間能協助判斷中風型態,後送至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