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下)|全民愛運動 保健篇8

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下)|全民愛運動 保健篇8

對一般人來說,偶而運動一下還容易,但要規律每週多次運動則有些困難。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劉文俊醫師表示,如果要長期維持運動習慣,可藉由一些小秘訣來協助,以幫助我們持續從事你所選擇的運動項目。

 

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下)|全民愛運動 保健篇8

 

7. 注意運動後所帶來的正面改變:

運動對健康的益處唯有個人體驗最真實!雖然運動對心血管疾病的好處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呈現,但短期運動仍有不少好處,例如:運動後情緒更安穩、運動後心跳緩和平順、運動後的愉悅感,或生理指標的改善(如:血糖變好、血脂變好、心肺功能改善、耐力變好)等。用心觀察這些運動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就能順勢激勵自己持續運動,也是養成運動習慣的妙方。

 

8. 設定合理的目標,達標時犒賞自己:

為自己設定合理的目標,達到目標時可以「自己給自己獎勵」,例如去旅行或買一套衣服,讓練習更有動力,也有方向。在達到目標後,再設定下一個目標去練習,幾次之後,運動習慣就會自然養成了。

 

9. 逐漸增加運動強度、時間與難度:

養成運動習慣宜循序漸進,不要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負擔。舉例來說,對於一個沒有時間,但又想要成功維持運動習慣的人,可嘗試從走路開始。從每次走15分鐘,每週走3次,然後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與頻率。剛開始走的最初5分鐘,應採取比較溫和的速度,之後要慢慢加快速度,讓心跳達到你的目標心跳率,最後的5分鐘要逐漸緩和下來。接下來的一週,中間快步走的時間可以稍微延長2~5分鐘,之後每週可以繼續加長快步走的時間,直到可以每次走30~60分鐘。

 

10. 善用運動工具或應用程式來紀錄運動過程:

生活中有許多小工具可協助記錄運動過程,例如以計步器回饋每天走了多少步,是否達到一萬步的目標,才知道去補足缺少的運動份額。此外,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也可以記錄運動歷程,還能協助自己訂定運動目標,並提供督促自己持續運動下去的動力。

 

11. 利用比賽或公共活動來當作練習目標:

選定一個比賽(或活動)當成目標來練習,例如:如果喜歡慢跑,可以選擇慢跑比賽做為自己的練習目標,如參加明年度的台北馬拉松9公里組的比賽,不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激勵企圖心。

 

以上方式都可協助養成運動習慣,但劉文俊醫師建議,每個人都可在生活中用心體驗,會更容易發掘適合自己的小技巧,幫助自己慢慢融入運動生活喔!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 劉文俊醫師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

 

延伸閱讀:

【上班族動起來:肩頸篇】 http://havemary.com/article.php?id=3617

【上班族動起來:腰腿篇】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34

【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上)】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241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如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下)|全民愛運動 保健篇8

相關推薦

吃出堅果的學問》棄妃自殺用的苦杏仁可治癌?   中醫說:苦杏仁因其毒性而具有一定藥用功效,可鎮咳、祛痰,治療氣管炎、呼吸困難等。現代醫學對此表示肯定,但凡事必有個限度。古人云:「是藥三分毒。」毒藥、毒藥,毒與藥相生相剋,是無法分離又不能中和的矛盾體,卻可以相互轉化,關鍵是看我們如何把握好「...

閱讀詳情 »

  是否曾有過毫無痛感,但卻抬不起肩膀的時候嗎?雖然“四十肩”(台灣俗稱50肩)一般覺得是好發在40歲~50歲的人身上,但最近在日本這個疾病卻不斷在年輕化⋯⋯這次,就要來介紹『四十肩』的自我檢查和應對方法。   肩膀抬不起來⋯⋯該不會是「四十肩」吧? &...

閱讀詳情 »

有好視力,才有學習競爭力 3C科技近年蓬勃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采,但過程中卻是苦了我們的一雙眼睛! 世界各國近視眼防治形勢嚴峻,越防治患者越多,本書作者一直活躍在視光學臨床及教研工作的第一線,書中對近視眼的分類、發病機制、防治要點、醫學治療技術等有清楚說明;跟著專家的建議,讓你跟惱人的近視眼說B...

閱讀詳情 »

在剛開始接受醫學訓練的某一天,我遇見一位病人,教給我寶貴的一課……。 |連當妓女都做不到 那天,住院醫師要求我去看一位晚期糖尿病女性患者。她從尿液中流失很多蛋白質,過去一年裡做過雙側膝下截肢手術。住院醫師告訴我:「她來日不多了。」 我敲門後走進病房,看見電動輪椅上坐了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