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國際期刊登「我們可從台灣學到什麼?」 幕後陳時中、陳其邁共同執筆

▲(照/翻攝自網路)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經驗再度登上國際焦點!由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衛福部長陳時中、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以及民進黨醫界立委邱泰源等人共同執筆,闡述台灣防疫策略的文章,被國際頂尖學術期刊《BMJ》刊登於其部落格專欄中。李伯璋今(22)日表示,該期刊小編甚至以「我們可以從台灣防疫經驗中學到什麼?」為標,讓他感到驕傲和感動。

《BMJ》部落格是在21日出版的專欄中,刊登該篇「What we can learn from Taiwan’s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epidemic」,向世人說明台灣運用醫療資訊科技與完善的醫療基礎設施和前瞻性的計劃相結合,可以成為遏止全國疫情大流行的強效工具。

李伯璋表示,《BMJ Opinion》是《BMJ》期刊內的一個的部落格專欄,內容以政策論述為主,具有其代表性及重要性,且文章中也指出,截至7月7日止,台灣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總數449例和死亡病例7例很少,並且連續86天沒有本土病例,抗疫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台灣記取2003年SARS的的慘痛經驗,積極強化傳染病的防制措施,包括制定醫院標準操作程序以因應高度傳染性疾病,另一個即是運用健保署醫療資訊科技對傳染病大流行的防範和控制,對於防疫至關重要。

李伯璋說,BMJ的部落格刊登台灣防疫策略的文章,顯示台灣擁有完善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各項防疫作為也都是超前部署,相信能讓國際學術界更進一步知道台灣政府的努力。甚至可以把台灣的成功經驗呈現在世人面前,作為其他國家學習的參考對象。

健保署則指出,台灣醫界全力配合防疫工作,利用健保卡系統和2018年開發的「醫療資訊雲端查詢(MediCloud)系統」,與出入境旅客的資料結合,開發即時警示系統。讓醫院可以即時獲取病患的出國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以及在大型聚會的群聚感染情形,從而在確保醫師安全的同時對病患進行有效的檢傷分類和快速準確的診斷。

另外為落實口罩供給,民眾憑健保卡可在全台6千多家藥局購買的「口罩實名制」控管系統,健保署強調,這也是透過健保資訊發揮具體的作用。

文章What we can learn from Taiwan’s response to the covid-19 epidemic網路連結為:https://blogs.bmj.com/bmj/2020/07/21/what-we-can-learn-from-taiwans-response-to-the-covid-19-epidemic/

照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虛驚!北醫「防疫團」赴友邦2個月 返台班機意外碰上確診者

三總開出第一槍! 改造千坪院區變全台最大「細胞治療」中心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過年出遊,擔心長途搭車、搭船總是暈眩好不舒服嗎?建議可以在搭乘交通工具前先服用暈車藥,幫助舒緩不適症狀!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葉爵榮藥師表示,一般常見的口服暈車藥最好在搭車前30分鐘服用,然而,若是兒童、孕婦或慢性病患者欲服用暈車藥,最好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的建議,切勿自行購買以免對健康造成影響。  1....

閱讀詳情 »

你有「A型人格特質」嗎?小心成三高族群! 每當天氣轉涼,日夜溫差變化大的時候,就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三高患者特別容易引發猝死危機!然而,臨床上常遇見許多人有濳在風險而不自知,等到發病時已為時已晚,到底哪些人是三高的高危險群呢? 當心「鳥仔腳」! 慢性病、癌症風險增2倍 過去大家對三高患者的想...

閱讀詳情 »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每天早晨趕著上班、中午趕著吃飯、傍晚趕著回家,尤其從早到晚,好不容易在床上躺平了,心裡卻還是趕著睡覺,殊不知這一連串的「趕、趕、趕」竟是失眠的主因。長庚醫院專任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建議忙碌的上班族可改採「腹式呼吸法」,放慢呼吸與生活的速度,尤其在睡前進行腹式呼吸法,可有助讓身體...

閱讀詳情 »

台灣氣候溫暖潮濕,正適合塵蟎、黴菌、蟑螂三大常見過敏原生長,也讓許多人深受過敏問題所苦。中西醫師陳至奐醫師表示,想要改善過敏體質,建議可先整理生活環境,減少過敏原;再者,可從飲食調養,並建議養成運動習慣,提升個人免疫力,都有助改善過敏不適!  1. 生活環境:維持環境的清潔,避免堆放雜物、舊衣,以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