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科醫生告訴你丨不得婦科病,女人要學會拒絕這些食物!

都說病從口入,婦科病也不​​是例外。

喜愛甜食、咖啡、油炸食品的女性朋友們注意啦,愛吃也得節制吃!

本文專家:傅萍,杭州市中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婦科醫生告訴你丨不得婦科病,女人要學會拒絕這些食物!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拒絕一:甜品

不論看電影還是看電視,甜食、零食​​之於女性的誘惑,絕不亞於兒童,於是一不小心就成了“蜜糖女人”。

拒絕理由

研究發現,經常過量食糖的女性易患多種疾病,常見病陰道炎就是其一。

當女性因食糖較多而導致血糖或尿糖偏高時,陰道內糖原增加,酸度增高,酵母菌會大量繁殖,就容易導致陰道炎發病。

拒絕二:反季食品

浙江一個5歲半的小女孩,媽媽給她洗澡時發現女兒內褲上有血跡,居然來了月經,乳房也微微隆起。原來小女孩家裡是種草莓的,她常在草莓棚裡玩耍,​​時不時摘幾顆草莓放嘴裡,結果吃出了性早熟。

拒絕理由

《黃帝內經》說:“司歲備物”。意思是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採備藥物、食物,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

反季節的水果和蔬菜常常免不了使用生長激素、保鮮劑等,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選當季的好。

當然,有時想換換口味,吃點反季節菜,也未嘗不可。

拒絕三:雌激素食品

雌激素對女人很重要,可以讓你充滿“女人味”,但凡事過猶不及,一不小心可能會給你帶來災難。

杭州市中醫院曾接診過一位32歲未婚女性,是外企高級白領,看到許多明星都定期到境外打羊胎素針。她心裡思忖,羊胎素咱打不起,吃胎盤總是有效果的吧?於是,她幾經周折弄來一個胎盤,但是吃後不久,在一次體檢中查出患了乙肝。

拒絕理由

“胎盤大補”的說法,給胎盤附上一層神秘色彩,其實,胎盤是一味中藥,叫紫河車,有益氣、補精血的功效,因含有大量女性荷爾蒙,常用於治療更年期綜合徵與骨質疏鬆。隨意食用胎盤,除了有麻疹、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毒感染的風險外,雌​​激素過量導致的婦科疾病的風險也是非常大的,可能誘發子宮肌瘤、乳房腫瘤等。

因此,對於正常女性而言,那些富含雌激素的雪蛤、蜂王漿、保健品等都是要謹慎對待的,不妨用植物雌激素來代替,如豆腐或其他豆製品。

拒絕四:油炸食品

炸肉丸、炸魚丸、炸果子……幾乎家家戶戶過年時都會備上一些。

一名杭州女孩從小就喜歡吃炸雞、炸薯條,結果22歲時,她發現自己渾身上下汗毛很重,最近竟然停經了。她很驚恐,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她雄激素較高,確診是多囊卵巢綜合徵。

拒絕理由

進食過多的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導致體內的激素紊亂,是引發多囊卵巢綜合徵的重要原因。目前,多囊卵巢綜合徵的患者越來越多,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拒絕五:咖啡

37歲的中學女教師就是喝咖啡喝出了骨質疏鬆。帶畢業班的她壓力大,沒事就泡咖啡來提神。最近半年,她忽然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腳跟痛、膝蓋酸,到醫院一檢查,竟然得了骨質疏鬆。

拒絕理由

咖啡中含有豐富的咖啡因,女性過多攝入可致雌激素分泌減少,從而導致骨質疏鬆。

拒絕六:減肥節食

杭州一位23歲的女孩,半年前開始“忌口”,常常是早餐半根黃瓜,中午一點米飯和菜湯,晚上一個蘋果。最近開始發現不對頭了,先是月經量減少,後來乾脆停經了。經檢查發現,她目前卵巢萎縮、雌激素水平極低。

拒絕理由

杭州市中醫院婦科門診曾一年接診了60多名過度減肥導致卵巢早衰的患者,大多只有35歲左右。卵巢早衰會導致一系列問題,如停經、無法正常生育、骨質疏鬆、心血管病變及脂質代謝紊亂等。

編後語

小編知道,有的網友可能會說,甜食咖啡油炸食品吃了這麼多年我怎麼沒事?其實文中的關鍵詞一定要注意:“過量食用”、“喝得多了”,關鍵在於懂得節制。科學界有句話叫“劑量決定毒性”,與君共勉。

via-http://toutiao.com/a4702211735/?tt_from=android_share&iid=2867359570&app=news_articl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台灣,各大醫院嚴陣以待。有的病人不敢就醫而延誤病情,有的需要住院卻擔心被感染而掙扎,畢竟多數人認為醫院是高風險的環境。疫情流行期間  篩檢標準化是關鍵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表示,病人快篩及聚合酶連鎖反應(PCR)...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陳先生經營的小餐館是地方鄉親聚會的好所在,新冠肺炎在台灣爆發之後,陳先生和所有台灣人面臨到的是一段看似沒有盡頭的防疫警戒,餐館經營被迫轉型成外帶,收支、食材採購量控管及瞬息萬變的疫情變化等問題,讓陳先生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陳先生漸漸發覺自己變得怎樣也開心不起來,工作很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的張先生平時抽菸、喝酒、檳榔樣樣不忌口,兩三個月前在嘴巴發現一個傷口,本以為無礙,卻兩三個月後遲遲不見好,擔心是癌症的徵兆,於是到醫院看診,經檢查發現張先生在右臉頰內旁出現約莫4-5公分的蕈菇狀潰爛傷口並持續往牙齦侵犯,確定診斷為口腔癌。每年新診斷八千位口腔癌患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綜合報導】今(9)日上午清晨5時41分,第2批輝瑞BNT疫苗在桃園機場著陸,共計91萬劑,加上首批93.2萬劑,台灣目前已有184.2萬劑;關鍵人物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沒有出現在現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未迎接。 此批輝瑞BNT疫苗由盧森堡貨運航空CV-7962航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