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疫情壟罩研究證實:情緒困擾案例飆升

長期疫情壟罩研究證實:情緒困擾案例飆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陳先生經營的小餐館是地方鄉親聚會的好所在,新冠肺炎在台灣爆發之後,陳先生和所有台灣人面臨到的是一段看似沒有盡頭的防疫警戒,餐館經營被迫轉型成外帶,收支、食材採購量控管及瞬息萬變的疫情變化等問題,讓陳先生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陳先生漸漸發覺自己變得怎樣也開心不起來,工作很難專心且經常出錯,睡覺的時候也一直在煩惱,覺得身體狀況變得很差,好像胸口壓著一個大石頭,常喘不過氣。

新冠肺炎期間 憂鬱指數上升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蕭銘宏醫師指出,新冠肺炎來襲後劇變的大環境,是造成憂鬱、焦慮及其他情緒困擾等身心問題容易發病的環境,不得輕忽;再加上對未知傳染病及未來不確定性的心理恐懼,擔心害怕的事情變多,能解決困難的方式又處處受限。

目前已有明確證據指出,疫情後巨變的社會環境易引發行為及情緒困擾,睡眠障礙、焦慮、憂鬱、甚至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病症案例增多。

情緒困擾大增  尋求專業協助

憂鬱、焦慮及其他情緒困擾的發病是神經系統生理及外在環境壓力交互作用下的結果,症狀會隨著時間改變及發展,對生活、社交、學業及工作表現造成巨大影響,還可能會出現諸多無法用內外科病生理解釋的身體不適,這些影響又會回過頭來加重病情。

蕭銘宏醫師提醒,當發覺自己有情緒相關困擾,最重要的是及早尋求醫療協助,當今的身心醫療已能藉藥物及心理治療幫助患者逐漸康復。

【延伸閱讀】

擦的葡萄糖胺是什麼 它能幫助筋骨靈活軟Q嗎?

銀髮族殺手悄悄來臨 減緩骨質流失這樣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9歲的黃女士,10年前發現腦部有腫瘤,手術切除竟不幸影響到三叉神經,確診為巴金森氏症,從此開始全身肢體不聽使喚,還因此錯失出國參加女兒婚禮;3年前,她自費近百萬接受「深腦部刺激術」,肢體活動自如,上個月還到英國探望女兒,並同遊巴斯羅馬浴場,一圓天倫之樂的夢想。 深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2015年即將邁入尾聲,但發生在今年的大型公安意外─八仙塵暴,讓民眾正視燒燙傷的危險性,同時,燒燙傷患者的復健之路漫長又辛苦,常有久病厭世的情況出現。藝人Selina日前出席記者會,希望藉由自身的經驗鼓勵傷者持續復健,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人生。 專家全集合! 降低傷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磨呀磨,小學生齊心協力推動石磨,一點一滴純白的糯米漿順著渠道流下,這是湯圓製作六道工序之一,透過實際操作,孩子更能樂在其中。鏡頭轉到另一邊,大小朋友手腦並用,我搓我搓我搓搓搓,就是要把圓仔(台語)搓得圓滾滾。隨著冬至的腳步慢慢接近,知名湯圓廠商特別設計了闖關活動,藉由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婦女懷孕該怎麼吃?網路、民間說法眾說紛紜。醫師認為,避免菸酒、生食、加工食品,飲食維持清淡、均衡是原則,所有的食物都沒有絕對的併發症或副作用,掌握「淺嚐即止」就可以。 孕婦應少吃冰冷食物 避吃內臟類 開業診所李佳珩醫師表示,民間流傳或家中長輩的說法不一定正確,薏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