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不適照護無知 變色溫感衣立顯

嬰兒不適照護無知 變色溫感衣立顯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寶寶究竟要穿幾件衣服?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新手爸媽常擔心寶寶穿太少會感冒,因而穿太多衣物,反倒造成寶寶體溫過高的情形;尤其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容易忽略寶寶細微的體溫變化。小兒科醫師建議,可選用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即可及早得知寶寶的體溫狀況。

開業小兒科醫師陳家如指出,一般寶寶的體溫介於攝氏36.5至37.5度之間,2歲以下的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體溫無法持續穩定表現,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體溫高低,加上不會用語言正確表達,多數父母無法早期察覺,通常等到寶寶有明顯肢體反應,多半體溫都已過高。

陳家如醫師強調,尤其3個月以下的寶寶,對外界病菌抵抗力較弱;一旦感染細菌、病毒,很容易發燒,若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肺炎,後果不堪設想。當發現寶寶體溫過高,應立即量測耳溫或肛溫,若體溫升高狀況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發現體溫超過攝氏38度以上,最好立即就醫檢查,排除病菌引起的發燒現象。

若是因穿衣過多引起的體溫升高,則可減少穿著衣物或鬆開衣物,保持環境通風,多補充水分,並觀察寶寶的活動力;陳家如表示,可以輕摸寶寶背部、手腳的皮膚,感覺體溫高低及流汗,作為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的依據;不過,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難及時察覺寶寶的體溫變化,建議可挑選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就能作為方便察覺寶寶體溫的參考工具。而且寶寶的貼身衣物,應以透氣、吸汗及簡單為原則,最好選擇純棉的材質,避免毛料及裝飾品,如珠珠、別針及鈕扣等。

業者潘福睿也發現,一般父母等到寶寶出現噁心、嘔吐時,才會用溫度計測量體溫,而溫感衣的特殊設計,當寶寶體溫超過攝氏37度時,衣著上的印刷圖案會開始變色,溫超過38度以上發燒時,則圖案將完全消失,父母可提早清楚得知寶寶體溫升溫的異常狀態,並即時給予正確處置,是「最柔軟的溫度計」。

潘福睿強調,溫感衣是由韓國政府出資成立的「嬰兒研究所」所研發,經過國際有機纖維標準認證及安全認證檢查,使用無農藥及化學肥料栽種的有機棉花,製作過程時,也未經任何化學加工處理,可避免皮膚敏感的寶寶發生過敏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4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罹患C型肝炎是可以治癒的!一名43歲吳姓女公務員,經常覺得疲倦,每天靠B群維持體力,五年前就醫被診斷出罹患C型肝炎,經由積極治療,目前肝指數恢復正常,肝病毒檢測呈陰性;勇敢對抗C肝5年,讓她人生逆轉勝。收治這名吳姓女公務員的財團法人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醫療總監戴嘉言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響應智慧城市與健康雲服務政策,於6家院區8處服務據點設置北市府「健康便利站」(HATM),新光醫院也接著將於十月底前設置,共同提供到院民眾便捷的健康量測服務,測量結果將以雲端技術儲存在個人專屬帳戶,可隨時登入帳戶追蹤血壓值趨勢,輔助市民做好個人血壓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醫療科技蓬勃發展,加上國際醫療旅遊很時興,不少國家都投入國際醫療旅遊行列;台灣近年來也積極發展國際醫療,相較其他國家,台灣醫療水準高、費用合理、人員素質佳、環境好,很適合國外觀光旅客與歸國華人進行醫療保健的服務。健康也講究土親與親民價固然亞洲鄰近國家早已推行國際醫療的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大腸直腸癌分為「出血症狀」的糞便出血反應、「腸胃道症狀」易腹痛脹氣、排便習慣改變;以及「全身性症狀」包含貧血、體重減輕等,民眾平時若未多加留意,往往就醫時恐已晚期。過去晚期經多線抗癌藥物治療後,腸癌晚期患者常面臨無藥可用情況;隨著醫藥界不斷致力研究,已有「口服標靶」藥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