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嬰兒不適照護無知 變色溫感衣立顯

嬰兒不適照護無知 變色溫感衣立顯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寶寶究竟要穿幾件衣服?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新手爸媽常擔心寶寶穿太少會感冒,因而穿太多衣物,反倒造成寶寶體溫過高的情形;尤其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容易忽略寶寶細微的體溫變化。小兒科醫師建議,可選用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即可及早得知寶寶的體溫狀況。

開業小兒科醫師陳家如指出,一般寶寶的體溫介於攝氏36.5至37.5度之間,2歲以下的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全,體溫無法持續穩定表現,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影響體溫高低,加上不會用語言正確表達,多數父母無法早期察覺,通常等到寶寶有明顯肢體反應,多半體溫都已過高。

陳家如醫師強調,尤其3個月以下的寶寶,對外界病菌抵抗力較弱;一旦感染細菌、病毒,很容易發燒,若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肺炎,後果不堪設想。當發現寶寶體溫過高,應立即量測耳溫或肛溫,若體溫升高狀況持續超過30分鐘以上,發現體溫超過攝氏38度以上,最好立即就醫檢查,排除病菌引起的發燒現象。

若是因穿衣過多引起的體溫升高,則可減少穿著衣物或鬆開衣物,保持環境通風,多補充水分,並觀察寶寶的活動力;陳家如表示,可以輕摸寶寶背部、手腳的皮膚,感覺體溫高低及流汗,作為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的依據;不過,現代父母忙碌、新手爸媽欠缺育兒經驗,很難及時察覺寶寶的體溫變化,建議可挑選一目了然的溫感衣,就能作為方便察覺寶寶體溫的參考工具。而且寶寶的貼身衣物,應以透氣、吸汗及簡單為原則,最好選擇純棉的材質,避免毛料及裝飾品,如珠珠、別針及鈕扣等。

業者潘福睿也發現,一般父母等到寶寶出現噁心、嘔吐時,才會用溫度計測量體溫,而溫感衣的特殊設計,當寶寶體溫超過攝氏37度時,衣著上的印刷圖案會開始變色,溫超過38度以上發燒時,則圖案將完全消失,父母可提早清楚得知寶寶體溫升溫的異常狀態,並即時給予正確處置,是「最柔軟的溫度計」。

潘福睿強調,溫感衣是由韓國政府出資成立的「嬰兒研究所」所研發,經過國際有機纖維標準認證及安全認證檢查,使用無農藥及化學肥料栽種的有機棉花,製作過程時,也未經任何化學加工處理,可避免皮膚敏感的寶寶發生過敏症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4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1明20歲的莊先生,平時偶爾小跑步運動,因為看了電視轉播東京奧運比賽後,於是熱血沸騰時常出門運動,沒幾天就感覺腰酸背痛,在床上怎麼躺都不舒服,經由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診察後發現,莊先生因為運動過量引起肩頸腰背部肌肉緊繃,採每周1次施以拔罐、針灸與美式整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首創機動接種隊,結合COVID-19疫苗接種合約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前進社區提供到宅施打服務。對於長照服務對象疫苗施打整體規劃,第一階段優先考量照護機構為人口密集族群、風險大,臺北市政府優先提供照護機構(住宿型)接種服務。憂疫苗副作用 意願接種人數下降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肌膚不適,根源不一定是肌膚本身,有可能是其他臟腑生病的警訊。透過中醫的角度,了解各器官與肌膚的關聯,就能更全面地認識肌膚問題。中醫「肺主皮毛」的概念中醫認為皮膚的好壞與肺息息相關,肺氣充足,皮膚受到足夠的濡養,能呈現晶瑩剔透的感覺,但肺氣缺乏,肺氣無法給予皮膚充足的養分,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內仍約有400萬人死守莫德納,不願接種牛津AZ與高端,外界推測9月輝瑞BNT將抵台,美國研究發現,面對新冠Delta變異株,莫德納保護力較好,今(10)日有2名境外移入正好都是從美國回台,擁有完整輝瑞BNT保護力。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新增5名境外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