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由內而外,從器官認識肌膚問題

由內而外,從器官認識肌膚問題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肌膚不適,根源不一定是肌膚本身,有可能是其他臟腑生病的警訊。透過中醫的角度,了解各器官與肌膚的關聯,就能更全面地認識肌膚問題。

中醫「肺主皮毛」的概念

中醫認為皮膚的好壞與肺息息相關,肺氣充足,皮膚受到足夠的濡養,能呈現晶瑩剔透的感覺,但肺氣缺乏,肺氣無法給予皮膚充足的養分,則皮膚乾燥脫屑。

比如很多皮膚病患者,也容易伴隨有鼻子過敏,容易打噴嚏流鼻水,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鼻炎,中醫在治療的時候就從肺著手,一次把兩個問題搞定,不用來回看「耳鼻喉科」及「皮膚科」。

這邊要注意一點,中醫的肺不等於西醫的肺,中醫定義在肺的範圍比西醫還要廣,古代解剖學沒有現代發達,所以分類上不會像現代醫學這麼精細,也就不會有分到表皮及真皮層的差別,取而代之的,我們會用一個臟器統括多種功能,所以中醫的肺不單單只包含肺功能,還有包含到皮膚的功能好壞。

但是,如果單單只有皮膚問題,卻無鼻子過敏的狀況呢?這也很常見,因為只影響到「肺主皮毛」這個部分,其他地方沒有影響到,也代表病況較淺,所以影響範圍不大,如果影響到肺主呼吸,出現鼻塞流鼻水,病況較深,像小兒異位性皮膚炎就影響到皮膚、及鼻子,所以需要盡早治療,才有根治的機會。

下次找中醫看診時,如果被說「肺」有問題,先別急著想說肺怎麼了,而要多問醫師一句:「你覺得是肺的哪邊出現問題?」像我的門診最常見的就是皮膚問題,所以是「肺主皮毛」的皮膚有問題。

「脾主運化」是什麼?

舉例來說,另一個最常出現問題的臟腑是「脾」,我們中醫常說「脾主運化」,中醫的脾與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有關,也就代表脾臟功能是消化我們身體吃進來的食物,轉成我們身體氣與血,但如果脾氣虛弱,消化功能下降,吃進來的食物代謝不完全,到身體裡就成了「過敏原」。

身體對於這些過敏原產生強烈的發炎反應,表現在皮膚上就變成了皮膚炎,所以皮膚病為什麼忌口很重要,如果一直吃到導致過敏的食物,那麼,身體的過敏原濃度很高,發炎反應當然很厲害,吃藥也壓不下來。

人體排「濕」的重要

身體的水液代謝與三個臟器相關,分別是肺、脾、腎,脾臟也是代謝身體的濕氣,人身體的代謝好,濕氣排得掉,人的皮膚晶瑩剔透,無油光且不乾燥,反之,濕氣越重,根據個人體質不同,產生了皮膚太乾的「乾性肌」,或是太油的「油性肌」。

此外,中醫還有所謂的腎主水,中醫的腎與現代的內分泌系統有關,它在我們消化吸收的後面,扮演著調控的角色,腎氣旺盛,也能幫助濕氣的排除,使皮膚展現油脂和水分代謝正常的狀況。

身體水液的代謝,從腎到脾,一路往上到肺,肺朝百脈,也就表示肺把身體的水滋養到皮膚,讓皮膚產生透亮的光澤,所以不論是皮膚太油、皮膚太乾,中醫會從肺、脾、腎三臟先做考慮。

心主血脈,血液通暢,皮膚就好了大半

中醫說心主血脈,也就是在皮下組織中的血管,是屬於心的範疇,心氣舒暢,血液循環就好,皮膚也能夠正常的代謝,身體的表皮層經常在汰舊換新,靠的就是有通暢的血液。

且心其華在面,也就是心臟功能的好壞,可以從人的面部氣色看出來,顏色暗沉,容易長斑長痘,都表示心臟的血液循環功能很差,我們中醫在治療上會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就可以把心臟的廢物給清除。

肝主情緒,情緒影響皮膚的好壞

最後講到肝,情緒、緊張、壓力,這些生活因素也會影響著膚質的好壞,歸類在中醫的肝臟,考試一到,情緒緊繃、壓力一大,原本穩定的肌膚會大爆發,比如有人一考試痘痘就瘋狂長出來,壓力大導致肝氣鬱結,鬱而化火,上擾心神,所以我們常說心肝火旺,火越燒越久,導致身體腎的水液虧損,所以導致了上熱下寒,對應在臉上就是混合肌的額上有痘,兩頰下脫屑。

肌膚狀況與排汗有關

此外,皮膚的功能好壞,中醫還會著重在於排汗順暢的有無,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髒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出入升降之道路門戶也。」所謂的玄府,指的就是汗孔。

也就表示皮膚功能要好,排汗是很重要的一環,曾經治過一個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身體上手肘、膝蓋後側、脖子後方皮膚增厚、變黑,西醫治療已經有一段時間,擦藥只是讓皮膚變薄,暫時止癢,但範圍是越來越大。

在我的問診後得知,她的皮膚狀況特別的是,只要運動流汗後,皮膚搔癢也隨之減輕,由此得知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法,她的中醫治療方法適合用發汗,所以使用了中醫發汗排毒的辦法,發炎狀況迅速緩解,搔癢減輕,之後再慢慢調理皮膚變黑的問題。

現代醫學也有研究,排汗是可以將身體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甚至也有馬拉松的選手,跑完馬拉松後,連身體的重金屬都能排出,這也代表中醫使用發汗的辦法,促使體內的毒素向外排出,故能夠緩解皮膚搔癢。

以後肌膚出狀況,先別急著塗塗擦擦,可以先冷靜下來想想,身體是不是還有哪裡不舒服。各器官運作得越順暢、越健康,就越能有亮麗的肌膚。調養膚質,要由內而外,才能從根本改善膚況。


由內而外,從器官認識肌膚問題

(文章授權提供/大都會文化-《肌膚的事》)

【延伸閱讀】

只要五分鐘,預知十年後心血管疾病風險 超前部署就是現在!

乾癬患者擇生物製劑 健保給付半年平行轉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90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冷吱吱,最近除了流感之外,嬰幼兒腮腺炎的病例也有增加的現象,腮腺炎可區分為兩種,一種為病毒型,一種為細菌型;家長要特別注意細菌型腮腺炎,一旦感染,極易反覆發作。 腮腺炎分病毒型與細菌型 馬偕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國森表示,病毒型腮腺炎就是俗稱的豬頭皮,耳朵兩旁的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一項調查發現,在「極淨之地」所抽取的水源檢驗結果中,竟然出現有害化學物質PFCs(全氟化合物),可見化學物質正無形地污染美麗的自然環境,甚至也傷害到自身的健康。農曆春節將近,家家戶戶開始除舊佈新,準備迎接來年;然而,在打掃清潔時,你有注意到所選用的清潔用品是否符合...

閱讀詳情 »

我們的健康,取決於各個系統(組織和器官)的工作質量。 而我們的壽命呢?則取決於各個系統的使用壽命,而它們的使用壽命則取決於它們的衰老速度!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矮的那個木板之長短。而一個人的壽命,則取決於最早報廢的那個系統。一個肝癌患者40多歲就死了,是因為他的肝髒報廢了,盡管其它系統還好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歲女性,右手大拇指突然長出黑痣,自覺有礙觀瞻,用指甲彩繪覆蓋;不料,數月後想重新彩繪,卻發現黑痣變大,嚇得到醫院檢查,發現竟是黑色素癌,為了保命,醫師建議切除整根手指。 黑痣竟是黑色素癌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其實類似個案不少,最新一期刺胳針期刊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