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嬰兒黃疸不退、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

嬰兒黃疸不退 解灰白便 小心膽道閉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生兒黃疸加深、糞便變色,恐是膽道閉鎖造成!樂樂出生一個月大打預防針時被告知可能為母奶性黃疸,之後慢慢會退。但最近,已2個多月大,因食慾不好,肚子脹而就醫,經醫生檢查發現,樂樂身上仍持續有黃疸,仔細詢問才知道樂樂近來一個月的大便顏色越來越白。緊急住院檢查後發現是膽道閉鎖,故接受手術治療,手術中發現肚子有少許腹水,且肝臟病理切片發現已有輕微纖維化的情況。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徐千婷醫師表示,膽道閉鎖是種罕見、漸進性的膽道系統發育異常疾病。病人因漸進性的膽道狹窄,膽汁無法流通而造成持續性黃疸和灰白便。

膽道閉鎖拖不得 嚴重恐肝衰竭

徐千婷醫師指出,葛西氏手術是目前治療膽道閉鎖常見的手術,目的為用小腸取代狹窄的膽道連接肝臟,重建膽汁流通。一旦診斷為膽道閉鎖須儘早接受手術治療,否則肝臟會快速纖維化,進而變成肝衰竭。

膽道閉鎖是一漸進性的疾病,有可能出生時大便顏色正常,但之後慢慢變淺。徐千婷醫師提醒家長,要持續注意小孩大便顏色,一旦出現灰白便要儘速就醫。另外,單用肉眼觀察膚色,無法區分母奶性黃疸與膽道閉鎖,建議抽血檢驗「直接型膽紅素」來區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連續6天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有兒童的家庭別忘了對居家安全做個總體檢。家長可以參考對居家保所設計的環境安全檢核表,從門、陽台、地板、窗戶、沐浴設備、幼兒睡床、物品收納等共40項檢核指標逐一檢核,確保居家安全無虞,安心過好年。 事故傷害 為兒童青少...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近年來國內興起一股薑黃素保健風潮,含有薑黃素的相關產品從薑黃粉、薑黃膠囊,到薑黃膠原蛋白飲都有,標榜可以預防癌症、改善骨頭關節功能及促進新陳代謝等,但是薑黃真有如宣稱的功效嗎? 部份實驗證實薑黃有益 功效尚須佐證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薑黃屬於薑科類植物,常作為天然...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隨著人口老化,高血壓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增加,慢性腎臟病已成為全球共同重大健康議題。台灣105年十大死因中,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居第9名,逾5千2百人死於腎臟相關疾病。  5成6民眾 以為按時用藥傷腎臟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腎臟病發生原因很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